林语堂说中国名贵的食物都是没味儿的,比如燕窝和鱼翅。但要未尝一吃,又不免若有憾焉。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宝钗因黛玉多咳,劝其“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红楼梦》提及燕窝二字多达十七处,清朝人裕瑞因此批评说:“写食品处处不离燕窝,未免俗气。”言下颇有置疑之意。因燕窝在顺治年间才开始大宗进口,每年从雅加达也不过输入四百只而已,非皇亲国戚、贵胄豪门而不得食。
其实,裕瑞没看到如今网络古言小说里成堆的燕窝,未免有些大惊小怪。
据清宫老档记载,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每日清晨必空腹吃冰糖燕窝粥。一直到光绪朝御膳,每天都还少不了燕窝菜。以光绪十年十月七日慈禧的早膳为例,一桌三十多样菜点中,用燕窝制成的就有七样。
据说慈禧老佛爷最爱的是野鸭子炖燕窝,这和传统烹饪的“以清配清”大大不符,我特地请教美食达人,获知,该野鸭子乃是生长于微山湖的稀有品种,只有5两重,极是滋补,但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绝迹,换算成文学用语,便当是“不知所踪”。
林语堂说中国名贵的食物都是没味儿的,比如燕窝和鱼翅。但要未尝一吃,又不免若有憾焉。
曾有幸品尝冯林青先生用印尼官燕烹饪的冰糖燕窝。那也是我第一次见识厨界大师的排场,器具自然豪华,态度俨然治学般严谨,食材、调料等若一样不符合要求,就绝不敷衍。他携冰糖燕窝入席时,见到席面上的龙虾仔没有剪去指甲,就大摇其头,毫不客气地嘲笑了老板。
制好的冰糖燕窝灿若水晶,一丝一缕整齐地码在盖碗中,明显看得出,原料是整燕盏。如果是碎燕,排列不会如此规律。轻舀一勺入口,有咬头,有弹性,火候刚刚好。有人喜欢把燕窝熬成胶质,冯林青先生撇撇嘴:“那是浆糊。”与燕窝同上的还有一只调料篮,里面有椰汁、牛奶等各色汁料,可以尝试不同的口味。
燕窝须得饭后食用,利于吸收它的精华。不可同食酸辣或其他有刺激性的食物,不可饮酒。加饭酒则是例外,与燕窝同食,养生效果相得益彰。倒一点加饭酒在燕窝里,味道也很特别。
金丝燕第一次筑的巢完全是靠喉部分泌出来的大量粘液逐渐凝结而成的,质地纯洁,这种燕窝的质量最佳,封建时代被选出来作为进献的贡品,因此取名“官燕”。采燕窝的人抓住时机把燕窝采走后,金丝燕不得不第二次做巢,因临产卵期较近,不得不衔来羽毛、小草等与喉部胶状物混同一起筑巢,筑得比较粗糙,含有杂质较多,营养成分也差了。此时采收的燕窝称为“毛燕”。
燕窝历来有“稀世名药”“东方珍品”之美称。享年106岁的宋美龄女士,生前每天都会吃一小碗冰糖燕窝。据说一些明星在开演唱会前为保持体型,会将燕窝作为唯一食物。
但你若不迷信所谓“至味无味”的道道,也对所谓“滋补养生”嗤之以鼻,那么,你可以学习李汝珍在《镜花缘》里的说法:燕窝没啥味道,还不如粉条顶饱。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