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上的课,自身的懈怠加上高跟鞋,我来晚了两分钟,到教室的时候大家都到了,秩序不乱。
只是,没有人看书。大家在玩手机,少部分人在吃早饭。
我拿起麦克风说:“20秒吃完,吃不完扔了。”其实我想让他们把手机也扔了,但我不敢,也没有必要,他们是成人了。我自己也还是个学生,兼职代课而已。半学期过去,我叨叨了这百十号人无数次:“你们可以不听课,但不可以不看书。”
我提看书,并非让他们看我这科目的教材,而是各种书都行。只要他们不大早上只顾玩手机就行。
清晨,又是20左右的年纪,想想都会心疼。
我曾和同学感慨:“他们这样多可惜!”同学说:“你大学时候不还是一样?”我脸都羞红了,可不就是一样?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在下面没有听过。那时候我手机还不是智能的,坐在座位上只顾看小说。大学时候最骄傲的就是我看书多啊。年轻气盛,和同学聊天总是用上两句,那时候看书就是用来装潢的。
同学的话点醒了我,我去班上说他们:“我很无聊,人丑课讲得也一般,你们在下面看书呗。看啥书都行,只要你喜欢就行。比玩手机好啊,是吧?”话一出去,我幻想着再上课肯定都是低头看书的学生,满满的骄傲。
然而,上课时候,大家依然玩手机,有两个同学在看杂志。我高估了自己的号召力。我提起茨威格、欧亨利、雨果,他们头都没有抬;我又说了张爱玲、萧红,他们一两个挑了挑眉。于是我说起莫言和村上,依然没有人搭理我,我讲到了郭敬明,总算有人回应,可是我没有看过《小时代》。站在讲台上我窘迫极了:我老了,真的赶不上他们了。
回去我瞅了瞅郭敬明,我高中时候他正写书,那时候也迷过《悲伤逆流成河》,哭着看完再不看小四了。现在,倒要补课,也好,也好吧。
今天我迟到了,先是道歉,然后才开始讲课。这节课,有同学在看《山海经》。我突然有点鼻酸,絮叨总算有成效。
我不知道将来这些孩子将会去向何处或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他们或许压根不会记得,有这么一个老师,但无所谓,他们读的书会在他们脑海里会在他们的言谈中,他们可以用读过的书解决问题,也可以用来装潢,都行。
我自己很平凡,但总不致平庸。虽然不优秀,好在父母依赖我、姐弟信任我、老公宠着我。我闲暇之际,不喜欢玩游戏,总会翻上一两页书,现在有了简书,没准我会写上一两句。
迷茫的那段时间我读了亦舒,里面独立的女主是我的榜样。我曾在除夕夜自己漂泊,看烟花才明白寂寞。后来我极度自卑,看阿德勒,才接受自己。我也不喜欢熬鸡汤,只是读书于我,如同拐杖于瘸子。我很少打扰别人,读书让我沉静,让我看清自己,让我在失去孩子之后可以勇敢活下去。
我如同老婆婆一般,再和他们强调,嘿,你们,可以不听课,但是不可以不看书啊。有人抬抬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