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呀~今天是怎么走的最终回,也是《生活慢下来》系列的最后一天。
那天,我们聊到了每一步都不再只是脚印,而像是一个回家的讯号。当你走得深,你会发现——平静与力量,早已在你之中。
而这份平静,不仅能滋养自己,也能在行走间悄悄影响身边的人。
接下来,禅师提醒了另一个重点:当你以正念行走时,你可能没注意到,你已经为所有看到你的人树立了榜样。大家见到你自在、平和、步伐中带着喜悦,会被激发起想要模仿的愿望。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更宁静、更快乐的氛围。
禅师说,光有享受步伐和呼吸的意愿还不够,你还需要正念和洞察。没有洞察,就无法真正享受呼吸。你不能强迫自己快乐,而是要在正念与觉知中呼吸,带着清醒去走路,快乐自然就会出现。
在佛陀的时代,他没有车马舟机,几乎全靠步行,走遍古印度与尼泊尔十多个古国。他的许多教诲与洞见,也都来自行走中的体验。
从佛陀的足迹到我们的日常,走路始终蕴藏着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到这里,我也特别想分享: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我最喜欢的也是步行。
有时候专注脚步,有时候边走边拍照,有时候边走边思考。很多时候,原本想不通的问题,就在走路的过程中忽然灵光一闪,有了新的理解或启发。
所以当我不开心、脑袋混乱时,我往往会选择去走路。这样的方式,对我来说甚至比单纯坐着静下来,更能帮助心安定下来。
有机会,你也可以试试看。
这份经验,其实和禅师的提醒不谋而合。读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原来我自己的体验,正好和他的话呼应。他说,我们在走路时,可以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脚掌上,感受它与大地的接触。那是一种亲密,彷佛自己正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他在书中分享,清晨起床后,星辰尚未隐去时,他会轻轻散步,边走边觉察自然与夜空,心里涌出:
「我要走进大自然,享受一切美好,享受它所有的奇迹。」
于是,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当我们行禅时,每一步都充满感激,因为知道自己正踏在母亲的身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每一处地方,都能成为圣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到最后回头看,禅师其实透过「怎么放松、怎么吃、怎么坐、怎么走」四个主题,把正念呼吸带进生活的每个角落。
吸气,我正在吸气;呼气,我正在呼气。专注当下,升起感恩,让心慢下来,让心回到自己身上。
慢下来,是可以练习的。从一开始的刻意,到慢慢变成习惯。这需要时间,但每一次练习,都是与自己深层的对话。
也因为这些对话,我们才能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更清楚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一次次的觉知与觉醒,其实是特别有意思的历程。
就像一场游戏:从小白开始,一路打怪升级,慢慢成为内心强大的隐士高手。练习慢下来,就是这场人生游戏里的升级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的感恩与邀请
虽然《生活慢下来》系列在这里画下句点,但真正的练习,才正要展开。
这一路陪我读到现在的你,谢谢你。
愿我们都能把「慢下来」带进生活,继续在步伐与呼吸间,找到专注与喜悦。
今晚,不妨就散步十分钟,把注意力放在脚下,或许你会发现:
每一步,都是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