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的重点,不在于"应该把什么东西丢掉",而是"自己想要在什么东西的围绕下生活"。
整理是面向自己的行为,打扫是面向自然的行为。
整理的对象是物品,而打扫的对象是污垢。整理是通过让东西发挥作用或将其收纳起来使房间变得整洁,而打扫是通过清理污垢、扫除灰尘来使房间变得整洁。
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胡乱摆放,这百分之一百是你自己的责任。整理可以说是一种面向自己的行为。
与之相对的,"不知不觉间就沉淀起来"的则是污垢。灰尘等污垢渐渐沉淀堆积起来,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法则"。也就是说,打扫是一种面向自然的行为。
整理需要你判断每个物品是否有留下来的价值,并把它放一个固定的位置,所以在进行过程中,思考是必需的。
而打扫就只需要动手,就算不用心也是能做的。
所以,整理是一种内心的调整,打扫也是一种内心的清理。
到年底打算把家里清扫一番的时候,请在开始大扫除之前先把"集中整理"做一遍。如果没有做整理就开始打扫,那么,就算打扫完了也称不上是真正的整洁。
不知"心动"为何物,就从靠近心脏的东西开始选择。
拿到某样东西的时候是否会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呢?整理衣服时,问问自己,"这中间,'最让你心动的衣服前三名'是哪几件衣服呢?请在三分钟内做出选择。"
想要知道自己对哪样东西心动、对哪样东西不心动,最好的诀窍就是把东西进行比较选择。把让自己心动的东西和其他东西进行对比,这才明白其中的差别在哪里。所以,必须先在同类物品中进行一番比较选择,这是十分重要的。
我建议最初从衣服的整理入手。虽然是衣服与衣服相比较,这里面也藏着一个判断心动与否的秘诀,那就是,从靠近心脏的衣服开始选。
这是因为,心动与否并不是由大脑来判断的,而是由心脏来感应的。
如果还是有衣服让你"搞不懂到底有没有让自己心动",那就不要止于用手摸衣服,建议你可以试着把衣服紧紧抱在怀里。试着仔细观察,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与物品互动。当然,作为最后的手段,试穿一下衣服也是可以的。
"心动排序整理"在整理其他物品的时候也能适用。
"最好就是留着"是整理的大忌。
"对于那些完全不让人心动但又不能少的东西,该怎么处理呢?"比如,大冬天时用的保暖内衣等注重实用性的衣服,剪刀,螺丝刀等这样的工具,在收拾这些东西的时候,犹豫不决,虽然不让人心动,但都是必需品啊。这个时候,我都会先这样回答,实在无法让你心动的东西,不如干脆丢掉,没问题的。对方回答,不行啊,丢了多不方便,偶尔还是需要用一下的,那么这时我会说,那就不要丢,好好收起来。
直截了当地说,"姑且一扔"是不会造成致命伤的。因为你会发现,家里其实可以找出不少替代品的。
整理并不是单纯的关于留和扔的命题,而是一种让自己重新正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并进行微调,从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的绝佳学习过程。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想,整理的乐趣想必会大大增加吧。
"最好就是留着"——绝对没有这回事。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被取代的。
思考那些"不心动又必需的东西"的真正用处
通过舍弃而发现的生活中的新乐趣真是数不胜数。话虽如此,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吸尘器,螺丝刀等等实用性的物品。
所谓的怦然心动,并不单是"令人陶醉"、"招人喜欢"、"使人心跳加快"这样一种简单的魅力。朴素的设计传递出来的"安心感"、功能丰富的"便利性"、说不出的"融洽适合"以及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等,这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让人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