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分享——博物奇妙夜之云岗音乐窟

屏幕快照 2018-09-23 01.37.31.png

这是由马未都先生主持的,旨在展示世界级文化瑰宝的同时讲述中国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故事
(持续更新中,该片持续,我的分享也是)

这一期节目来到的是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依山开凿的云岗石窟。

它创建于公元450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


屏幕快照 2018-09-23 01.38.25.png

经历着1500多年的历史变迁,这些佛像依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千年前,在石壁上呼之欲出的一场音乐盛宴。


屏幕快照 2018-09-23 01.38.59.png

作为普通人的你我,站在这样一个几千年前的3D立体影像前时,是该怎么样看,看些什么?关注、了解哪些呢?


屏幕快照 2018-09-23 01.39.29.png

看历史即是看历史坐标,就如同在参观时玩一把穿越,把自己想像成1500年前的人,把所看到的历史像走入影片中一样串起。穿越的年代着实太久远,但中国的文化却从来未曾断过,所表达出来的意思,通过联想、联系还是可以看得明白的。

例如~

最初的音乐,源自于人们在劳动中消遣所找的娱乐,一片叶子可以演奏,而一根用来吹火的吹火筒,演变成了当时横着吹奏的乐器也不是不可能的。远古的先民陆续在生产、劳作、祭祀中发展出吹、弹、打的演奏方式,更是用“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来表达最发自内心的淳朴情感,这里的“肉”指的是通过拍打身体发出的节奏与声音,最简单的比如击掌

中国历史的变迁,动荡,以致于很多文物只能通过出土的方式证明它曾经存在过,而反观中国邻近的国家,却以传世的方式保留下了唐代的乐器。

一直以为,琵琶是四弦,可是石窟里的佛像、日本正仓院里传世的唐代国礼——五弦琵琶,却分明告诉我们,它原本就是五根弦

一直以为,弹琵琶该端坐着,可是石窟告诉我们,以前的人们是这么坐着倒着拿弹的,因为这样可以跨坐在马背骆驼背上,很方便地高兴或不高兴都即兴来一段


屏幕快照 2018-09-23 01.40.38.png

一直以为琵琶是要戴着指甲套弹奏的,可是唐诗《琵琶行》中,分明有一句“沉吟放拨插弦中”,原来以前都是用拨片,所弹奏出来的音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非常的“和风”,可这就是穿越千年的琵琶之音。

一直以为琵琶只能发出我们平常所听到的声音,可是嘉宾手中的一把五弦琵琶,却分明演奏出了古琴、三弦、印度鼓、欧洲古典吉他、民谣吉他甚至电吉他的声音。

仅一把琵琶,便可以融合不同民族的音乐。我们可以传承,却未必再能复原出从前的声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白居易是一个让无数学子头疼不已的家伙,理由很简单:你特喵写的诗不但长而且要背诵默写!曾经以为背完《琵琶行》之后此生...
    做数据的二号姬阅读 5,296评论 0 3
  • 2018.5.15 今天体验:纠结、压抑、难受、无奈、无力 马上就开课了,早上定团队目标时被贡献散发出来的是不信任...
    Ami149131阅读 1,371评论 0 0
  • 现实里面,我总是很容易被评价为一个讲故事的人,虽然我讲的都是自己的经历。 写字的时候,却总是被说是个讲道理的人,自...
    psyche_阅读 1,800评论 0 0
  • 临近年终,看到了关于“这一年你觉得幸福么?”的报道,由此联想到了得到专栏中古典老师提过的“经科学验证的世界上最幸福...
    90000Tank阅读 4,075评论 0 1
  • 背景介绍 总结回顾Ven和Eos,我发现它们普遍符合破发模型,通过破发模型可以抓住这类的币。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纳兰三少阅读 3,2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