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由于要去银行更换账单地址,我问胖头鱼哪里银行最近,他说在学校旁边的C城,可以到学校门口坐Tram去。
我回房间查了文曲星,Tram是有轨电车的意思。我寻思道,这学校不是在F城吗,怎么不让我去那里,还要坐个电车去隔壁的城市?
带着疑问,我和Derek一起走出校门,这是我来到这里后第一次出学校。
我看到学校门口路牌上写着Broadway,突然想起这个词我以前查过。
我的大伯伯曾经是上海大厦的大厨,从小和家里人会经常去那边吃饭,那是一栋和国际饭店很像的外国人设计的老式高层建筑,好像在改革开放前一直是上海最高的楼之一。
有一次我去那边的时候发现一楼有个小橱窗里写着“Broadway Mansions百老汇大厦”,我就猜想这幢楼在民国时候可能是叫这个中英文名的。
我又想起,美国纽约的市中心好像有个百老汇剧院,电视剧里提到过。
再看看眼前我们烂学校门口这么荒凉破落、空无一人的一条小马路,居然会和坐落于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的外白渡桥旁、俯瞰着上海最著名最热闹的外滩的上海大厦,以及坐落于美国最发达的城市——纽约的闹市区、象征美国顶级娱乐文化的百老汇剧院叫同一个名字,你让我情何以堪?
我看到Broadway旁就是一条长长的铁轨,过了这条马路就来到了车站,两旁只有草地和农田,看来这个站点是专门为学校设置的。
车站只有一个不大的站台,一个老式路灯和一个小农舍一样的建筑,站台上一个人都没有。
我和Derek两个人站在站台上,面面相觑。这里人烟稀少得恐怖,我怀疑会不会有电车开过来。
只有隔壁马路上偶尔零星开过的小汽车,提醒着我,自己不是在一个荒岛上。
等了好一会,终于有一辆小电车沿着轨道晃晃悠悠向我们驶来,车窗在反光照射下看不到里面的人,使车子看上去像无人驾驶一样。
幸好这是大白天,如果是半夜,我肯定会吓得以为是一辆幽灵车。
这Tram远看有两节车厢,有点像小时候上海的长龙车。近看发现当中的并不是关节,而是一道车门,其实只有一节车厢。车轮长得和火车的轮子一样。
车顶正当中的地方装有一个铁架子,和上面的天线接触着。我想到,上海的长龙电车后面也有两条很丑的长辫子连着天线。
我们上了车,发现是有一个司机的。买好票,我找了个靠窗位坐下,车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座位是黄绿色的,非常陈旧。
这是我第一次坐有轨电车,之前只在拍旧上海的国产电视剧和日剧里见过。
电车速度很慢,由北向南开了二三公里后,到达了目的地C城。
我按照B小城公交车上的习俗,下车时对司机说了一声thank you,司机也很友好地回了thank you。
一下车,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这哪是什么城市,顶多算一个小镇,只有一条主街,仿佛仅有的几家商店都集中在这里了。
我看到东西走向的主街叫Victoria Road,和南北走向的铁轨旁的马路形成一个十字路口,路口四个角之三分别是三家银行:NatWest,HSBC,Royal Bank of Scotland。
我一上来还没找到我的Barclays银行,走几步才发现藏在Royal Bank of Scotland旁边。
去银行换完地址,我沿主街往商店比较多的方向走去,街上只有几个路人。
先看到一家叫Iceland的超市,进去发现是卖食品的,不知道是不是冰岛人开的。出门继续走了几步,看到一家店叫Woolworths,里面是卖一些食品和工具之类的超市。
这两家超市都是B小城没有看到过的。
我还看到一家卖衣服的店门口放了几个露天衣架,上面挂满了出售的衣服,贴着5磅和10磅的价格标签。衣服应该是新的,但是款式老土,颜色难看,大多数是一种有拉链的、用粗制地毯一般材料做成的一么色外套,看上去像旧的一样。
像这样露天卖衣服,在上海也不多见了,即使有,款式也会多样些。
我还没走几步,就已经到路的尽头了,又看到了那深黄色的大海。我原以为C城是至少和南方海滨B小城差不多大的规模,没想到只有这一条落寞的小商业街。这是一个连电影院都没有的地方,之前还嫌弃B小城太小,那边却有好几家Odeon,虽然我不会去看电影。
那F城呢?估计是小到连银行都没有的村落吧,怪不得胖头鱼没让我去那里。
直到毕业,我都没有去过F城市区。
而且,虽然是个大晴天,整条小街却毫无生气,仿佛一张灰暗色调的相片。
看到这番光景,我没有心情去海边散步,也不想继续探索,直接掉头和Derek往回走了。
回到十字路口,我不经意一望,看到了一个印着KFC和久违的山德士上校的招牌。
“肯德基!”我兴奋地叫了起来。
Derek听了也很欣喜,随后我们两个不约而同地快步向KFC走去。
进了店门,发现是一家小得只有一个柜台和一张餐桌的店铺。从来没见过这么小的肯德基店,上海最小的也能坐几十人,大的甚至有二三层楼。
柜台上方挂着印满英文的菜单,点餐员是一个英国年轻女人,戴着标准的肯德基鸭舌帽。看到我们进来,她很敷衍地说了一声Hi。
这是我第一次用英文点餐,在B小城有Clare美味的烹饪,除了偶尔的中餐,我没有在英国人开的餐厅里吃过饭。
我发现这里也有全家桶,叫Family Bucket。我和点餐员用英语交流,点了一个全家桶。
我听出了店员话里明显的英语口音,这和B小城人说的非常不同,听上去有点别扭。
我心想,这可能就是这里当地的口音了。但为什么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口音都没有那么明显?是不是学校有规定要说他们的普通话?
拿好全家桶,我们坐在唯一的餐桌上吃了起来,店里只有我们两个顾客。
桶里面的内容和上海一样,几块原味鸡加薯条,百事可乐。原味鸡的外形和口味和上海差不多,薯条比上海的粗很多,感觉没有上海的好吃。
我问店员要番茄酱的时候还闹了笑话,我以为是叫tomato sauce,店员听了楞了一下,然后问我是不是要catch up?
我不懂她什么意思,番茄酱跟catch up有什么关系,直到她拿出了番茄酱给我。我拿过番茄酱,看到包装上写着Ketchup,才知道原来是这么拼。很久以后我查了一下,才知道本来生产番茄酱的公司叫Ketchup,久而久之这个公司名字就成了代名词。
我们吃到一半的时候,一个英国男人进来买外卖,他穿的衣服正是我刚刚看到的露天衣架上的那种。
这个人长得也非常粗糙,再加上满嘴的口音,第一次让我意识到英国人长相上的地域差异。
在国内,有一点观察力的人都能分辨出各个地方人腔调上的差别,我本以为英国人没有类似的差异。
我又想到这个点餐员,以及刚刚路上看到的几个英国人,长得都没有我见到的其他英国人精致。可见这里是多么得偏僻……
吃完肯德基,我们走出店门,我环顾四周,没有看到麦当劳。
在上海的时候,我发现有肯德基的地方附近必有麦当劳,反之亦然。可这里却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看来连麦当劳都嫌弃这个乡下地方。
坐Tram回学校后,我回想刚刚去过的C镇的落寞景象,再无什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