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忙碌的期末总复习总算结束了,无论考试成绩如何,我们都将揭开崭新的一页,那就是放寒假。
俗话说:“不怕班里有学霸,就怕学霸放寒假。”假期是孩子逆袭超车的好时机,千万不要错过了!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马虎不认真,原本会做的应用题,列式都对了,结果计算错了,真可惜!
要我说一点也不可惜!因为每错一题,都是因为孩子在这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不熟,甚至是不会。
计算在小学数学的考试中占比70%左右,可谓计算定江山。计算是一种能力,凡是能力都需要刻意练习。下面我就把日常给我家孩子用的计算练习方法分享给你!
一、每天练。
孩子年龄不同,专注时间不同,超出能力范围的练习会打压孩子的积极性。比如一二年级一次做30-50道题,可能需要20多分钟,还会错很多,孩子就会产生心里暗示:“我不行”,这是很可怕的。要让孩子在快乐中提升,这样的练习才能坚持下去。二年级每天不超过5分钟,三四五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0分钟为宜。
计算能力稳定后,练习频率可以改为隔天练习,或是一周三次,但切记不可中断练习,一方面小学阶段计算难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能力用则进,不用则退。
二、计时练。
确定了每天练习的时间,接着就要监督单位时间内练习的数量和质量了。
小学的孩子玩心重,让枯燥的练习和玩游戏结合在一起,孩子永远兴致勃勃。
我就会用《挑战不可能》的打榜方式促进练习,首先制作一个统计表,把练习类型、日期、题数、时间、正确率设计进去。自己和自己打擂台,在表上记录最好成绩。如果大家需要这个统计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三、混合练。
从内容上,不能忽视单位换算的练习,要将其和四则运算交替练习。
从题型上:比大小、口算,以及竖式运算交换练习。
四、专项练。
凑十法是进退位加减法的基础,进退位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又是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以上这些又是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小数、分数的运算更离不开前面这些基础运算。
因此要想孩子计算能力提升的快,仅仅买本练习册扔给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每个年级的计算练习册都是对应相应年级的教学进度的,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孩子计算出现问题,一定是过往低年级时的计算基础不牢。到底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呢?用大量刷题的方法练习,不仅浪费时间,还很有可能薄弱的知识和能力没有练习。因此将计算分类练习很重要。
我把小学阶段数学计算分成以下19个部分。十以内加法或减法,十以内加减法混合,百以内加减一位数,百以内加减两位数,表内乘除法,万以内加减法,两位数乘除一位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两位数乘除两位数,小数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多位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最小公倍数、百分数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负数运算。
这个顺序是逐级递进的,如果在哪个部分频繁出错,就要找到是过往哪个部分练习的不扎实,返回头重新练。高年级为了加快速度也可以做基础百以内加减法,但一定要计时,《挑战不可能》哦!
假期抓紧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