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的日子,我经常会在空闲的时候思考一个看似很具有哲学性的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然而一开始让自己思考的时候却是什么结果都得不出来,后来通过阅读,凡是在书中有对生命之意义作出解释的,我都标注下来了,希望有一天可以对这些解释进行汇总并进行消化。
最近一周,想起了去年作为毕业礼物送给自己的kindle,为了不让它在角落里继续吃灰,我拾起了它。正是内心深处对生命意义的长期好奇,加上对生命之路的迷茫,让我阅读了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记录观后感之前,我认为可以先把前面阅读到的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解释放出来,这样进行汇总会更加有趣。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人生有何意义》
人类来到天地间,其生存意义在于创造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略谈手相与面相》
人生的意义即”对整体作出贡献。“
——《自卑与超越》
完成自己的天命是人类无可推辞的义务。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布鲁克林有棵树》
生命最终意义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活出生命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读过的书中看到的关于生命意义之解释,对于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会拥有不一样的观点,而在诸多观点中,也会具有很多共性,例如人生的意义应该是积极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有挑战性的,是负有责任的等等。
维克多·弗兰克尔是《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是一位富有智慧的心理医生。在二战爆发期间被逮捕并先后关入了奥斯维辛、达豪等四个集中营。一般人们听到集中营就会感到毛骨悚然,里面的生活如地狱般悲惨痛苦。活人进去就会变得麻木,死人早就没有了任何感觉。
在集中营里面的生存概率只有28%,一旦进入集中营,对于出去的自由会极度渴望,也会一次次感受到绝望,这种极大的落差感,会让许许多多的人们失去生命的意义。而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顽强地坚持下来,并且一直想方设法记录自己的手稿。在战争结束之后被释放出来,就立马完成了自己的著作。他所经历的这一切都令人赞叹,是一位真正伟大的人!
他曾说他生命的意义就是帮助别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事实证明,他的确也做到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不仅是一部记录集中营生活的书籍,后面部分还结合心理学对生命的意义进行分析,让人进一步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加具体的理解。在阅读此书之前,虽然我收集了不少关于生命的意义的观点,但是还没有哪一个观点是可以深深刻在脑海里的。而这一次我非常认同我的生命之意义是“去承担与接受所有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的责任。”
人类关于生命的一切都是好奇的。
生命之书永远也阅读不完。
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有关于对积极生活和消极生活的看法。作者说:“积极的生活能够使人有机会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价值,而消极的生活能够使人满足对于美、艺术或者自然的追求。“在消极的生活中,人们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欲望会变得容易满足,表面展现出来的就够了,只要能让自己获得短暂的快乐感就行。
对于苦难和厄运,作者这样阐述:”如果生命有意义,那么遭受苦难也有意义。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如果你感觉人生正在低谷中,非常黑暗,看不到阳光,那么请相信这一切在你的人生中总是具有意义的。只要后面不是死亡,能够坚持下去跨越人生的困难,那么你的精神就会得到一种升华。
以我们所受的苦难拯救所爱的人免于痛苦。对于苦难和死亡可以去这样理解,那么牺牲就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的一段是我在看书的时候感受极为深刻,也非常具有画面感的一段文字。时间节点是在作者被释放出来,再次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由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到了长满野花的沼泽,看到并且意识到它们就长在那里,但一点感觉都没有。当我们看到一只尾巴上长着五颜六色羽毛的山鸡时,重新有了一丝欢快的感觉,但它一闪而过,因为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自由的世界。
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由于长期在集中营里面的压抑生活,让人变得麻木不可知,对于自由的渴望,只有在梦中才能遇见。即使在真正被释放出来之后,也不相信是真的,已经丧失了感受快乐和自由的能力,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人格解体”,只有通过一定的心理引导,才能回归正途,重新感受到快乐和自由。
在《存在之虚无》该篇中,作者描述了存在虚无的症状,就像“丧失了告诉他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丧失了告诉他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他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集权主义)。“另外,还提到一种”星期日神经管能症“,即”人们在忙碌了一周后,突然觉得生活没有了内容,其内心的空虚感凸显出来。“
这两种症状,联想到自身,也经常会有这些感受。我想没有目标感,时常对人生之路感到迷茫的人应该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吧。这是内心与现实的一些冲突,还没有严重到称为“病”,如果能将这些“冲突”解决,人生就会变得有意义许多。那么就需要有时间让自己来与内心对话,找出自己的“冲突”是什么,然后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一种很重要的心理学治疗疗法——意义疗法(拓宽视野,意识到生命潜在的所有意义)。个人认为,在人生充满迷茫的时候可以试着用作者给出的方式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就比如这段时间辞了职,在家混着的日子虽然很轻松,没有了工作上的打扰,可以在房间里随心所欲,但是某些时候尤其是出去面试遇到失败的时候,会逼问自己的人生是否还存在着意义,会对自己这个个体开始进行怀疑和否定,这种忧郁的心情是糟糕透顶的。
在意义疗法中,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成就或者成功)。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如真善美)。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体验自然或文化或者去爱某一个人)。
而我目前选择了第一种方式,希望这一次能有所改变。
最后,还想放上书中的一段话:“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