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女士做事雷厉风行条理清晰,她儿子小学时生活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小到笔袋里的铅笔橡皮的更换,小朋友的生日送什么礼物,大到辅导班的协调,方方面面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她儿子也很争气,一路顺风顺水小学毕业。
谁成想儿子上了初中后,几次大考都不如意,开始变得不自信。让H女士担心的是,儿子竟然跟班级一位成绩垫底的学生走的很近。更让H女士窝火的是它她辛苦安排的复习计划表,儿子看都不看,她苦口婆心劝说慎重交友,儿子充耳不闻。
像H女士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防不胜防之间,那个曾经温顺乖巧的小绵羊,变成一个大吼大叫的刺头。
《解码青春期》这本书里有一个观点:孩子变了,家长也应该改变。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更加成熟,一方面渴望独立,但另一方面价值观尚未形成,看问题容易极端,这和小学时候的状态非常不同,要和这些孩子愉快的相处,家长必须改变。
如何改变呢?作者乔希•西普说,要从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角色,走向教练的角色转变。
空中交通管制员为了维护安全,事无巨细,而教练教练的角色定位是引导和规范。H女士依然想用交通管制员的角色毫无办法,那她如果改变为教练引导的方法,效果可能就很不同。
如何用教练角色引导呢
赛前排练
从小学到初中,孩子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加上孩子正值青春期也会出现很多变数,那么作为赛前排练的角色,H女士应该和孩子讨论重要问题如何解决?
比如初中遇到的老师和小学很不同怎么办?遇到的同学不像小学那么知心和单纯怎么办?科目太难怎么办?同学太优秀竞争不过怎么办?作业太多写不完怎么办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孩子进入初中分分钟要遇到的大难题,引导孩子讨论,一方面是引导孩子主动思考,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事情未发生之前,你给的建议也比较容易接受。
等孩子真正遇到类似问题,因为提前都有预设,所以能做到不棘手,不慌张,采取方法往往可能是你们共同讨论的结果,这感觉和事情发生之后,你再强加建议会很不同。
赛后评估
H女士可以每隔一阶段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下问题:
哪些方法管用?
哪些方法不管用?
哪些方法需要改进?
我可以如何帮你?
这个评估的过程是引导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的过程,让孩子不再惧怕困难,因为困难是动态的,他总可以努力使情况变得更好。重要的是孩子是主动的,主动反思,主动改进。
当孩子处于主动地位,他的控制感就强很多,自我效能感也会提升,自信心也会加强。
赛中:信任、放手
之所以放在后面,是因为需要家长做的不多,只需要去信任,去放手就好。
如果家长已经做好了预设,任何结果都能坦然接受和并且知道怎么改进,那么赛中就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方式,自己去探索和尝试,家长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
如果H女士提前预设了在初中学习压力大和交友问题,那么她就应该信任孩子选择朋友的能力,信任他能够不断的改善和跟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猜你觉得给孩子这么多自主权,孩子是不是更无法控制?这里需要强调教练的两个特质。
绝对的权威
教练只是引导,但仍然有绝对的权威。比如钱、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父母仍然有最后的决定权。
价值观非情绪引导
这个可能是很多父母常踩的坑,父母经常被孩子的无理取闹带进沟里,变得暴怒,进而开始发泄情绪,离解决问题的方向越偏越远。
这要求父母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而非只盯着结果,如H女士,不能陷在孩子不听我的失去控制感的恐惧中,而是想清楚他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儿子。
如果她期望有主见,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那么她应从总的方向上给孩子的独立欲望和探索过程给予支持。
总而言之一句话,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从强制角色走向引导角色,去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见,并一起寻求改善和发展。
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一定是渐行渐远的角色,那么总要适应父母只是引导、放手、评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