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跑出乡村振兴“新赛道”

       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斗力的基础,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前哨”,要锚定目标、砥砺前行,着力筑牢堡垒、做强产业、畅通治理,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画卷。

       夯实党建引领基点,跑出本领过硬、执行有力的“新赛道”。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分层分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规范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压实责任分工,细化各项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各村(社区)“头雁”队伍建设,聚焦选优配强,拓宽选人视野,将爱农村、懂发展、善服务的业务骨干及时纳入“储备库”。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深入学习现代农业、市场经济、乡村规划、生态治理等方面知识技能,引导他们坚定信心、担当作为,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把脉乡村发展现状,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知重负重”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挑大梁”。

       破除乡村发展堵点,跑出强村富农、聚力振兴的“新赛道”。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争当攻坚克难的“攀登者”,掌握新技能、探索新途径、打造新亮点,写好产业融合发展新篇章。坚持以科技力量破题,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等现代化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土地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科技化水平。要搭建互联互通平台,聚焦延长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坚持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规模适中、便捷服务等原则,科学整合优势发展资源,构建强村带动、多村共建、共同富裕的发展体系。此外,各村(社区)要发挥优势,各展其长,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一村一品”的差异化竞争赛道,解锁“互联网+特色产业”等发展模式,拓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多措并举打通农产品流通“大动脉”,助力乡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找准治理服务要点,跑出党群联心、共治共建的“新赛道”民心顺,百业兴。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既要心连“万家灯火”,也要情牵“柴米油盐”,自觉读好基层一线的“无字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行“群众点单、网格下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集中力量办好群众普遍需求、能够办成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让党员干部的“服务之手”和群众的“需求之手”看得见、拉得上、握得住。同时,利用积分制将各类村级事务和村民行为量化,通过积分兑换、价值实现等方式强化村民参与治理事项的能动性,变“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走出一条上下同心、齐抓共进的“幸福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