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火焰。”
每一个孩子鲜活的生命,在苏格拉底眼中,就是一束束的火焰。
既然是火苗,就可以被点燃,就可以呈现出熊熊燃烧的燎原之势。
这让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个句子:教育就是影响,就是推动,就是唤醒。
就像付莉莉老师说的:一个人点燃一群人。
。。
面对每一个自由灵动的孩子,作为教师的我们,该怎么样用自身的魅力,去影响、去推动、去唤醒那一颗颗沉睡的心灵呢?
有人说:现在的教师,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也有人说:现在的教师,需要成为一股滔滔江水,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就拿出什么。
一句话,就是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一代伟人邓小平也说过一句话: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
这样的两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当下的教师,如果要想得到孩子们的认可,我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与时代脱轨。
尤其是数字信息化的当今,尤其是自媒体横行的当下,我们还抱着手中的教材,握着手中的书本,而与互联网脱开关系的话,这就注定了,我们要成为时代的淘汰者,成为孩子们眼中的落伍者。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
进入本世纪之后,各地的民间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什么生命教育,诗意教育,生命化教育,什么说写教育,创新教育,行走教育,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尝试,在互联网中铺天盖地,蜂拥而至。
这样的网络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还是因循守旧吗?还是固步自封吗?
我想,没有一个人甘心成为这样的一员,没有一个人甘心成为时代的缩头龟,没有一个人甘心成为孩子们心中鄙夷的对象。
那么,学习起来吧。
。。
我存身的河南教师读书会,每个周五的晚上,都有一次书目的阅读分享报告。
这样的报告,我们是提前一个月准备好的。
每当开始征集下一个季度读书分享的时候,报名的老师相当火爆,就是说,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三个月的分享名额,就已经抢报一空。
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求进步,要求学习,要求成长的老师太多了。
。。
我存身的河南杏坛网研社,每个月都有固定的话题讨论交流。
无论是学科科目的讨论,还是班主任工作的交流,每一次的分享时间,参与者总是热火朝天。
为什么会这样呢?
毫无疑问,那就是要求成长的教师,要求进步的教师,要求提升自己修为的教师越来越多。
他们不顾自己工作的繁忙,不顾自己生活的压力,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进行交流。
这样的交流,可以崩射出自己阅读与工作中的闪光点,也可以折射出自己在工作中或者在阅读中存在的不足。
那么就可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思想中,阅读中进行整改。
这样下来,有哪一位教师不会获得进步获得成长呢?
。。
我存身的新网师学习也是如此。
每一年秋季和春季的新网师招生,是有一大波一大波的老师们拥进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就是,这些老师们是要求成长的,要求进步的。
在新网师,有一大批的学术团队,他们分散在教育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当中,在课程需要的时候,往往会匀出自己的时间,来这里进行免费的讲座。
当老师们的学习,在这里得到肯定或者得到鼓励性提示的时候,又有谁不会从中获益呢?
。。
我存身的教育行走,生命化团队也是如此。
每一次年会之后,总有大波大波的老师走进来。
来自四面八方的城市,乡村的老师,抱着对教育的热情,对孩子的深沉的爱,走进了这个队伍当中。
他们要让自己的教育初心更加纯粹,他们要让自己教育行走的足音更加铿锵,所以,才走了进来。
用团队里最受欢迎的语言表示,那就是:教育行走,你会越行越走,越走越行。
。。
睁开眼睛看看吧!
你的身边有多少人,还在自己的书斋里静坐,困于自己的一己之思?还在自己的方圆距离内,徘徊着,犹豫着,一边叹息,一边渴望?
你的身边有多少人,还在自己的教室里,握着一本教材,让孩子们无休无止地背背背,写写写?
你的身边有多少人,还在艳羡人家出口成章的孩子,自己却不肯拿出时间来做一点儿改变?
你再看看你自己,是走出去,把外面高远的蓝天拉进自己的教室?还是和你身边的那些人一样,拘于自己的方寸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