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状态还好。能学下去了,自己还感受到学习有那么一点的轻松。
我知道自己输入环节有问题后,就又一次的重新开始学习这一章。现在不急着听视频,有些地方的老师讲什么话,自己都记得。对视频的内容都挺熟了。但都没用在对的地方,我一想到自己做了很多年的无用功,就难受。好了,不想了。
对老师讲的地方,不管重点还是非重点,只要自己不太清楚的,自己就会停下来。弄清楚这里到底哪里不太清楚,自己就用自己的“土”话,先给自己解释一遍。
有个这个“翻译”的过程,知识点会更明确。有些地方好像不太懂的地方,在某个瞬间就感觉“悟”了。当老师讲其他的点,和这个点联动时,心里就有一种,很有数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产生自信,这样的自信,给自己带来踏实的感受。
通过其他的知识点,更能确认自己以前的那个知识点自己学会了。有了这种明确的答案后,自己会很开心。
不像以前,多学一个知识点,不仅感觉增加了自己的负担,而且又证实了自己之前的知识点不是忘了或是没有学会。那种挫败感,让自己会更加的排斥学习。
就是因为上一个知识点没有学会,又学和它有关系的知识点,会让自己会更加不清楚。为了让自己学会这个新的,自己只能又要把以前学的知识点重新翻出来,复习一遍,也可以说让自己尽快的记住。
记了一个大概,就又急着学这个新的知识点,学了一个一知半解。让自己迷迷糊糊的记住,就当学会了。当又学到下一个知识点,又和这两个知识点有关系时,又要把前面的那两个知识点学一遍。这样学的既没有效率,又感觉很累。自己把以前的知识翻完后,就没有太大的精力学新的知识点。自己以前在学习时,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好像学了,又好像没有学。因为学的都是以前的内容,但新内容,也没有学进去多少。时间用了不少,就是感觉,没学什么东西。感受不到那种学习的获得感。
这样的情况,让自己的学习越学越累,越学越多。一想到学习,就是难,就是累,就是不想学。
而现在把基础的知识点学会了,看到和这个有联系的知识点,感觉到了轻松。对学习终于有正向的感受了。
对学习有了这么一丝丝好的感觉,也算是有一个好的开始吧。自己终于找到为什么学不会原因,而且针对性去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