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招】五招培育常规好习惯
文字/丹老师
教室,课堂是我们的主战场,我相信“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是不少班主任在管理课堂时遇到的困境。学习田冰冰老师的招数,促使学生掌握课堂常规,通过灵活的调控手段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在调控课堂的同时追求教学工作的有序和生动。
班主任要对学生必须养成的常规习惯做到心中有数,有课中调控的意识。这样才能营造出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课堂气氛。
一.善于训练
可以抽出专门时间来训练学生的课堂常规,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让学生对课堂常规习惯更为熟练。
实操: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是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口令化的课堂常规一直在沿用。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口令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段时间我们刚刚共同商定了上课八字口诀:动智,动脑,动手,动心,和下课三步曲:整理书桌,摆放桌椅,做好准备。用这样的方式在正式上课前就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下课时,善始善终,并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二.善于鼓励
课堂上要善于鼓励学生。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不仅对被鼓励的孩子是一种认可,更会影响到其他孩子也这样做,以便被鼓励。
实操:我对孩子们对鼓励不仅限于课堂,只要发现孩子有良好的行为,我都会给予针对性的鼓励与评价,以激发他们内心的善良。书法课上,看到郝同学的字体有一点儿进步,我马上说到:郝同学写得个“展”字的最后一笔很不错,把“捺”写得舒展,并且写出锋了。当我继续巡视时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竭尽全力地书写,有的孩子觉得自己写得不是很好,马上擦了重写。这样具体的鼓励,更能让孩子发现自己,改正自己。
三.善于眼神
课堂上,用眼神来提示学生,可以减少课堂上因为调控纪律而浪费的讲课时间。学生正听得兴致勃勃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有两三只小蜜蜂在窃窃私语,这时候打断教学进程显然是不理智的行为。适当用严厉的眼神看他们一下,让他们留意到你的关注,很快就能起作用。
实操:课堂上,孩子们正在认真倾听别人如何复述课文,荣同学在奋力地玩弄着自己的笔,我默不作声地移到能跟他对视的位置,盯着他,5秒钟过去了依然没有发觉,同桌赶紧提醒他,才缓过神儿来。这样一来既没有打断别人的分享,也及时提醒到了走神儿的孩子。
四.善于评比
评比是非常有用的纪律调控手段。
实操:班级的评比,是每个孩子都无比渴望的形式。这学期“小秀才晋升记”的入驻,孩子们的热情度有增无减。课堂上积极参与,处处体现自我的存在感。孩子们积极高涨的热情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班级卫生,班级纪律,班级形象,班级荣誉等等,都有孩子们积极主动的身影。
五.善于调控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多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学生的听讲状态能好很多。讲课时充满激情,语言要儿童化。
实操: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很重要,包括语音,语调。不由得想起于永正老师“儿童的语文”,课堂上跟孩子们平等对话,装猫做狗又何妨呢?在我的课堂上,跟孩子们一起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时候,根据角色的不同,模仿其语气,动作。这样的课堂形式,每个孩子都欢喜的不得了。
课堂常规,我们要做到常抓常新,并不是一招至永久,应该在阅读和学习中不断完善和创新课堂常规的策略。要通过灵活的调控手段去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自觉主动地投入课堂中来,这样一定会生发出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