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灵帝时候,陈留郡出了一个全国知名的大学问家,他就是蔡邕,因他官至左中郎将,后人又称他“蔡中郎”。他是一个学问和人品都很出众的人,可惜生逢乱世,命途多舛。
蔡邕曾与当时学者卢植、韩说等人撰补史书《后汉记》,因为权臣陷害,遭到流放,没有来得及把书写完。在流放地,他就把自己的观点分列十条上书给皇帝,皇帝看了也很欣赏他过人的才华,又适逢第二年大赦,就叫他返回自己的故乡。历经坎坷和雨雪风霜,蔡邕也深深思念着故乡,但就在即将启程之时,因恃才傲物,蔡邕又得罪了五原太守王智,被诬告心怀怨怒,诽谤朝廷。蔡邕担心又将重新获罪,只好带着家人逃到东南沿海的吴会。
对蔡邕本人来说,这当然是一段颠沛流离的悲情史,但这段逃亡的经历却成就了他在音乐史上的传奇。
蔡邕善于辨识音声,据说他远迹吴会期间,曾经留会稽高迁亭,也就是柯亭。当他来到住所时,已经是晚上了,天色昏暗。当他整顿好了行李,终于躺在床上打算入睡时,外面已经下起雨来。柯亭竹木茂盛,当地人习惯以竹子来建造房屋,所以蔡邕所住的房子也是以竹为椽。
雨水叮叮咚咚落在竹檐上,又淅淅沥沥顺着竹檐的纹理流淌着,倾泻到地上。蔡邕静静地躺着,鼻尖是清凉潮湿的雨水的气息混合着竹木的清香,耳际萦绕的是雨打竹檐的声响,在这静无人声的深夜,听着这一曲大自然演奏的和谐的韵律,他不自觉地入了神,渐渐忘却了睡意。
他仔细地分辨着交响曲中的每一种声响,忽然,他发现雨水敲击在其中一根竹管上的发声十分独特,格外清越,悠扬。听着这支竹管的声响,他脑海中仿佛浮现了清风拂过的山岗,明月清辉遍洒的大海,春天柳条点染的湖面……这声音令他心旷神怡,不可自拔。
蔡邕细细地分辨着这支竹管的位置,牢牢地记在心里。耳畔萦绕着雨打竹檐的声音,但对此时的他来说,这不是雨打竹檐,这分明是一件被埋没的旷世绝代的乐器之魂对他发出的呼唤!听着这首缠绵不绝的乐曲,他渐渐陷入了睡眠……
第二天一早,蔡邕就找到屋主,请求屋主把檐上东边第十六根竹子拆下来送给他。
屋主很是惊奇:“这是为什么呢?”
蔡邕向他陈述了理由,屋主惊讶于蔡邕耳力的敏锐和对音乐惊人的敏感度,但他也很是为难:“这屋子是刚刚建好的,怎么能随便拆了?”
蔡邕恳求道:“昨晚我听了一夜,这根竹子确实是良材美质,用来搭屋檐实在是暴殄天物呀!”
屋主禁不住蔡邕多番恳求,只好答应下来,于是拆下蔡邕指定的那支“东边数第十六根竹子”送给了他。
蔡邕得到了这支竹子,如获至宝,呕心沥血打磨出了一支笛子,取名叫做柯亭笛。正如蔡邕所预料的那样,柯亭笛果然不是凡品。柯亭笛制成后多年仍然颜色翠绿,像是刚从新竹上折下来的一样,吹奏起来声音悠扬清越,婉转动人。
后来这支笛子流传到了东晋名士桓伊手里,《晋书·桓伊传》记载:“﹝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元朝文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温庭筠》中记载:“﹝温庭筠﹞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在这句话里,“柯亭”即是柯亭笛,而所谓“爨桐”指的就是在蔡邕手中绽放光彩的另外一颗蒙尘明珠——焦尾琴。
世上流传着这样一幅对联:“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这后一句说的就是焦尾琴的来历了。
还是在避走吴会之时,蔡邕心情抑郁难平,时常抚琴以抒发忧思与对自身未来命运的迷惘。
有一天他正打算抚琴时,忽然听到一阵噼啪作响,原来是这所房子的女主人在烧火做饭。他侧耳细听这噼啪声,忽然大惊失色,失声叫道:“别烧!”
蔡邕一下子从榻上跳下来,急急忙忙蹬上靴子飞奔到灶房里,只见灶上正架着锅,锅上水汽升腾,女主人正站在灶前一手拿着锅铲,一手向锅里放一把鲜绿的菜叶。锅下面是被积年的烟雾熏得乌黑的灶台,灶中火烧得正旺,火舌气势汹汹的舔着炉壁和那截木头,木头被烧得失去了水分,劈啪作响,火星乱溅。
看到这一幕,蔡邕再也顾不得多想,直接赤手把那块木头从灶中拿出来,连连发出叹息:“可惜啊可惜……这是上好的桐木啊!”他的怜惜之情如此之深,连自己的手被烫伤了都不觉得。
蔡邕对着那截木头又是吹又是扇,女主人在旁边呆呆的站着,不明白他这到底是发的什么痴症。
蔡邕向女主人买下了这段木头,带回去悉心观察,很快,他对这块木头的材质纹理都了然于心,熟悉的程度就好像对自己的掌纹一样,连它尾部烧焦的样子对他来说都是特殊的了,即使把一百块这样尾部烧焦的桐木摆在他面前,他也能毫不费力的把自己的这一块从中挑出来。当他感到自己对这块桐木的了解程度极为自信时,他开始制琴了。
花费了三年时间,他终于制成一张好琴。琴制成的那一日,久阴的天色也好像为之庆贺似的放晴了,看着这张凝聚了他心血与汗水的琴,他感慨万分,几乎热泪盈眶。抚摸着琴尾部那与众不同的、在阳光下显得尤为突兀的焦黑,他自言自语:“天下再也没有另一张你这样的琴了,不如就叫你焦尾吧。”
他把手指按在琴弦上轻轻拨了一下,琴弦颤动着发出低低的嗡鸣,好像在回应他的话。
蔡邕与焦尾琴的故事流传开来,成为音乐史上的佳话。《后汉书·蔡邕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把它当成琴的代称写进诗词里。如唐朝张祜就在《思归引》中写道:“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明代陈汝元也曾在他的《金莲记·弹丝》中写:“音入蓝桥,响振琼瑶,却是羡焦桐一曲巧,芳心顿消。”
这就是蔡邕与他的乐器的故事了。柯亭笛与焦尾琴因蔡邕而名垂千古,成为乐器中珍品的象征。蔡邕在历史上的背影也因柯亭笛与焦尾琴而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人都说蔡邕成就了柯亭笛与焦尾琴,可与这一琴一笛奇妙的相逢,又何尝不是蔡邕的幸运呢?
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也是广为人知的才女,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诗篇传世。她受父亲影响,也博学多才,妙通音律,据称,如果古琴的某一个根琴弦断掉,她单凭听力就能迅速判断。不能不说,“子肖其父”这种说法还是有几分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