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走久了需要停下来休息一样,行者的世界需要洗涤,休整,再重新排列。
这事儿务必间断性地进行,频率多了跟每日例行吃饭一样毫无意义。但间断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容易遗忘还有必要进行这么一件事儿。
很显然,这次间断的时间有点长,这场涤濯该早开始的。
上一次的结束还是一年前,在大多数人的称羡中。随口一作便是一首诗,所有的韵律困不住年轻的思维,七拐八拐的总能找到契合的点,从一开始的敬畏到深谙的套路,年轻的耳旁盈绕称赞,到处都是恭维的掌声。
幸而,有极少数的人能对此进行嘲讽。他说:是吧,你已经好到不能再好了。于是,热情开始消减,脚步慢下来。
我的朋友,致力于躬行的博学者深感悲痛:你已经很久没动笔了,你是要彻底放弃了么?
不,怎么会呢?虽然在这条道上彳亍的人越发的少,必然变得越发的孤独,但“业”何尝是为了取悦别人而存在?
休整不同于所谓的闭关,只是脚步慢了,却并未停下脚步专而打坐,不过在行走中思考,脚步沉重地几乎看不出挪动的迹象。
但如果按照时间的比例来规整,也确实可以说是停了。毕竟在他的角度,我将近半年不出一篇作品,连手稿都没有。
停下是不可能的,放慢而已。如果说不在进行系列的创作,那么必然有为下次创作积累能量的休整。这个过程收集也好,打破也好,重新排列也好,没有一个是停得下来的。
如今又要开始这样的思考了。这次的主题是:如何获得虔诚的卑微。
这样的苦恼是上一次思考的成功所附带来的。天生的敏感和丁点儿的灵慧使心性高傲。可怜地,极度的自卑与极度的自信常常同时出现,激化矛盾。矛盾大得压迫到悬渊的神经,无力的肢体开始东倒西歪,行进的方向便容易受到影响。
现如今,看许些东西都容易带着挑剔的眼光和嘲讽的心情。尽管基本的道德和素养还在,但最真实的观感已经岌岌可危了。如果只懂得批判却不知道如何欣赏,势必会像秋天里的狗尾巴草,在风中摇摆地枯死去。
不管是墙上红色的蚊子血,还是白色的饭粒,都有其可爱的一面。
晚安,愿得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