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5,农历二十三,星期二,天气晴
过年,是所有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以初一、十五两天为中心,形成一个大年系列,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几乎天天都有说法,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六。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王金庄俗语曰:“腊月二十三,神鬼都上天”。家家户户都用黄纸或绿纸书写对联“二十三日走,初一五更回”,贴于灶神灵位。
腊月二十三,除了包扁食、放鞭炮,还要煮100小麻糖供奉。
小麻糖二、三寸长,叫干麻糖,不是湿麻糖也不是饭店里出售的油麻糖。
干麻糖的制作:像擀面条一样,先擀成面片,顺擀仗切开,再切成一寸宽,二、三寸长的形状,两片重叠在一起,中间切一道缝,把一头折回来塞入缝中再掏过来,放进油锅里炸,共100个,然后将这100小麻糖供奉在院里的石桌子上。这种小麻糖是专门用来敬神的。敬神只能用干麻糖不能用油麻糖。供品旁边烧香点烛,每一项都不可少。
今年腊月二十三,我在医院不能回家,亲戚代我在家里完成了这些祭祀活动。本人不在家亲戚也要帮忙代办。为什么对这份文化的坚守如此执着呢?我考查了一下:
腊月二十三是灶日,盛行着“祭灶”的风俗。相传黄帝的孙子叫黎,负责管火,被奉为灶神。灶神被玉皇大帝封为“东厨司命”,专门监视人间的行为。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意思是灶神平时要把各家各户在一年中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都一一记录下来,等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神要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的善恶。到正月初五,又回到人间,并根据玉帝的意旨,向各家“赐福”或“降灾”。
多行善事莫作赖,神仙赐福不降灾。积善修德,自我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