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岩井俊二最初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电影,而是因为音乐,网易对我的推送里总是有他,林海以及范宗沛。他们三个的音乐充斥了我从大学至今的大部分夜晚。只是,今天的《你好,之华》很不一样,岩井俊二是导演、编剧、剪辑以及作曲。不紧不慢的岩井的美学,在音乐的旋律,在影视的画面里都缓缓地流露着。
“人生不只有错过,还有很多邂逅。人生不仅有幸福,喜怒哀乐才是人生。人生的许多事都是奇迹。”。 —— 岩井俊二
电影最开始的场景就是殡仪馆,以之南的死开启了通篇,正如影评中所写的那样,这本就是导演对自身情节的融入以及对生命理解的诠释。我注定是一个写不好观后感的人,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复述与概括故事的脉络,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将角色想传达的情感描写清楚,我还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最动容的那部分娓娓道来。
闲杂而谈,细碎的都是些触动,而触动了的都直抵了内心。你避不开也躲不了只能直面,全盘接受这场电影带来的思考。诚然,自己是一个泪点莫名低的人,在尹川的手碰触到之南骨灰盒的那一霎那,情绪就被燃到了极点,相爱的人错过、已逝、不复存在。尹川的落泪很细腻,凌乱的发型顺着眼镜的轮廓不加修饰,拭泪的动作透着他的拘谨、隐忍,一种想释放却依旧要禁锢的情怀。
书信是贯穿电影的线索。从儿时尹川写给之南的情书,到后来之华给尹川的回信,这一些都回到了质朴的书信上。杜江怒摔了之华手机,放佛是导演在告诉我们,回到初衷,回到提笔抒怀的温度上来。那句话“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久,一生很短,只够爱一个人。现在,通讯很快,一生很长,爱,或许也迷茫了吧。”
若能真挚,爱便爱了吧。但是,你真挚吗?
——多久没有认真书信了,还有想书信的人么?想起了《北京遇上西雅图》,想起了《查令十字街84号》,想起了曾经的书友信,想起了珍藏邮票的孩提时代,想起了你我还未曾书信,还未曾扣抵心门,书一句“你好”或者“展信颜欢”。
“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我现在也说不清楚。但是,这样也挺好,因为她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让人生的选择丰富多彩。” ——之南
此生或许没有人会为你写一部《之南》,但你的身影何尝不是他/她的魂牵梦绕呢。青春呐,本就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趟过长河再回望,原来错过了的才刻骨才不舍。至于后来的江湖,光影流离,声色迷蒙,渐行渐远的理想模样,或许也只有冬里暖阳的午后翻阅旧相册,日记本,过去的玩物,才会记得自己也曾说过的志向,以及描绘过的关于“未来与梦”的样子。
写在文章最后:
在写文的时候,一个小妹妹拿了本子来给我,让我题一段字给她。写什么好呢?梦想那么远,勤勉做舟浆,划至彼岸。人生那么长,爱情做拐杖,行至远方。朋友那么多,谁是归人谁是过客,匆匆而已。
那就写——
“愿光阴宽厚待你,喜怒哀乐皆是完满。人生匆匆,感谢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