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之前的我从来不知道存钱,那会就觉得反正有工作,每个月都有固定一笔钱到账,所以喜欢什么只要能承受的起的,就毫不犹豫的买买买,而且那会年轻,容易受到一些言论洗脑,什么提前消费,不能亏待自己,要活在当下之类的,所以花起钱来就更加理所当然。
到了三十岁之后便慢慢开始有要存钱的想法了,因为看着自己的账户余额,基本处于零资产状态。
存钱这种事只要你有想法了,哪怕你挣得再少,还是能存点起来的。之前买东西,几十块钱从来不带心疼,几百也是基本不会犹豫的,自从有了存钱的意识之后,花十块钱都会在脑子里想想这个东西不买对我影响大不大,如果不是非得要买,那我就不买了。不仅没觉得日子过得憋屈了,内心反而充实了,因为我守住了我的钱包。
就这样慢慢的几年下来也存到了一些钱,儿子的兴趣班,之前报了好几个,缴费时大几千甚至上万的学费虽然也心疼,但是觉得是为了他好,就当提前投资了,所以基本抵不住营销的鼓吹,甩手就定下来。现在会去认真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该放弃的基本都放弃了,把开销大头给去掉。
生活中的零零碎碎也是该删减的删减。以前喜欢出去吃,动不动带儿子出去体验生活,吃顿好的,早饭也基本都是外面吃,一碗面条或者包子豆浆的七八块钱对我来说都不算钱的,后来想想每天这样一个月下来也是几百块,现在都减掉了,会自己买材料回来做包子,做烧卖,又健康又省钱。
光靠节流也只能是在自己工资内存到点了,得想办法开源,给自己找过兼职,哪怕每次只赚个几百块,但那也是一笔收入进账了,也是很开心的。后来还学会了理财,增加自己的被动收入。虽然刚开始并不能靠理财赚到多少,但是也反向督促你去存钱积累你的本金。
现在的我很充实,还是靠工资收入为主,兼职、理财收入为辅,多条腿走路,虽然其他几条腿还很细,但是随着时间经验的积累,总有一天它们会更加强壮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