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无疑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如果再写成供检查用的教案,你就静等着产生职业倦怠吧!这都是我的切身感受,我在一线教了二十年的书。按着校方的要求,除了完成至少两个班的教学工作和各种会议加上上述那些活儿,过日子都很难。我刚毕业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记得我师傅、已故特级教师李光琦在组会上针对一位比我毕业晚一点的语文教师的问题发了这样的感慨:“你还要看小说,张玉新连搞对象的时间都没有!”他当时是以调侃的口气说的,但并不夸张。总得搞对象吧!
这就要优化繁琐的日常教学工作,首先就是优化备课和写教案。校长和教务主任曾经在全校大会上表扬认真写教案的一位老前辈,他的教案摞起来有一米多高,他的勤奋的确令人佩服。但我决定不向他学习,因为他的教学效果似乎并不好,尤其在同行的口中没有谁把他排在业务的前茅。我研究过他的教案,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写完教案交上去,上课之前他还得重新备课,也就是说,他的教案不能当做上课的东西。这不是费两遍事吗?我不干。
再看别人是怎么备课的。我发现,大家备课都从外围入手,像正常的点蚊香那样从外圈点起。该备那篇课文,就先看教参是怎么说的,把自己记不住的都用小字写在书边、书逢里,以备上课时备忘或照着念。这是大多数人的做法。还有一些更较真儿的,还要根据手边能找到的资料,尽量多地看别人是怎么说的,把各种说法也写在书边上,或者记在卡片上。我还是觉得费事儿,效率低。这样做也不能把书一遍备透了,还得教一遍就备一遍。自然也要再重写一回教案。我觉得不划算。
我开始琢磨怎样备课最有效,我想找到一种方法,能够一次备个透,这样就能优化出许多时间干别的事情。这要说起我对语文教学方法的理解。我在一篇博文中说的那个意思,也曾经引起同行的批评,就是我觉得语文教不教无所谓。但我没有具体说明前提,这也是引起争议的原因。比如,有的语文课实在是教师宣读参考书,教师主体不在场;有的则不知所云,甚至误导。这样的课,不是浪费学生的生命吗?不是造孽吗?不是以貌似认真负责的态度误人子弟吗?这样的课讲不讲有什么用?
如果你教课文,该怎么教?我的体会就是讲自己对文本的体会。自己怎样体会文本?就是从课文的个性化解读入手,好像从蚊香的里圈点起。尽管开始体会很浅,但是自己的体会,不是从教参上抄来的。例如教《鸿门宴》时,面对樊哙闯帐回答项羽的那段话,讲的那番大道理,我先认为完全是张良到了军营外向樊哙面授机宜,因为一个粗人不会讲出这样的道理;但后来读了《樊哙列传》,看到刘邦进了咸阳宫不肯出来,樊哙向刘邦讲的一番道理,觉得闯帐的话完全可能是樊哙说的。因为从他的本传里可以得知他性格中的细腻、深刻的一面,不能一概以粗人看他。当然,我还分析了我自己前后认识的变化。包括对刘邦性格的认识,也是在读了《本纪》后不断加深的。
当然,这样备课开始是很吃劲的,奏效也不快。但见识是自己的,一次就记住了,不必为了别人的观点翻阅资料了。从长期发展看,我没走弯路,优化了备课环节。这一点我还得感谢当时的贫乏。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单身宿舍没有电视,工资少,没有钱上饭店,在省城没有任何朋友,那叫孤独、寂寞。怎么办?好好备课。无聊之极背课文、抄写课文,把课文烂熟于心,从任何角度段落都能把课讲圆了,总假想课堂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总在心中有一个论辩攻讦的假想敌,总之,很“职业”地想教学的那点儿事情。一轮下来,收获颇丰。
我得益于我自己的从蚊香里圈点燃的备课方法。这自然也是一个个案。这里没有贬低别的备课方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