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平凡的一天,早晨,在老公的催促下起床,一家人去酒泉公园锻炼。
公园里人来人往,有绕湖快走的,有练剑打太极的,有吹拉弹唱的,有跳水兵舞交谊舞的……最有趣的是几个认识的老师在一处岔道处拉起一根绳子,两两一组踢起了“毽球”,他们专注地看着毽子飞来的方向,或踢、或挑,你来个高的,他来个短的,直到一方脚下大乱,另一方开怀大笑得一分为止。看着他们大汗淋漓,身形灵巧,我不禁来了兴致,正巧11:9,一方惜败,于是我和另一老师组队上场,谁知才俩回合,我就手忙脚乱,用手去挡!新手上场,不败才怪,不一会功夫我们就败下阵来,不过,经过这么一场比赛,我已经热汗淋淋了。再看看这些熟悉的人儿,曾经大腹便便的杨校长明显小了一号,我的同学红,还有马老师,石老师,她们也比以前紧致了很多,而且据同学讲,踢了一段时间的毽子,腿不疼了,身体软和了。
看着他们脸上灿烂的微笑,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每到冬天,我总是缠着妈妈抓鸡拔毛,妈妈用布条把垫圈固定,然后把鸡毛插在垫圈上,用线一绑,毽子就做好了。和小朋友一起比赛踢毽子是课间我们常玩的游戏,单脚踢,双脚里踢、外踢,打卡等等,但和现在的毽球不同的是,那时候,踢毽子比赛总是一个人踢,其他人观看,毽子落地了,其他人再踢。因为我的毽子轻重适当,我可以连打三十多个卡,除此之外,我有一个绝活,我可以把毽子踢在鞋底,因此如果是两人赛,我踢的个数总会比别人多。如果是小组赛,我自然是伙伴们争相结伴的那一个。工作后,学校成立球队比赛,而我很自然的成为了学校篮球、排球、乒乓球队中的一员。现在想来,这点运动员的底子,实乃儿时踢毽子打下的基础。
“毽球”作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中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
如今,踢毽子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方式之一,人们再也不用公鸡的毛或塑料丝来扎毽子了,相比小时候,现在的毽子花色艳丽,更为稳健,而毽子也不再是孩子的专利,多想,回到小时候,看妈妈踢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