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心为什么变得淡漠,因为每个人都渴求他人的关心理解和精神上的满足,但在浮躁的当今世界,能够使精神上得到满足的东西,相较于能使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东西而言实在太少——其实本来也不少,只是太隐蔽,要用心才能发现。对于如今的人,要静下心来进行这项长期探索实在有点困难。这不仅是因为现代的人们内心根基不稳,容易被时代风浪的洪流冲得东倒西歪,丧失了坚韧不拔的耐心和毅力;还因为精神上真正的渴求隐藏的太深,人们又太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自己都难以发现自己真正的渴求,导致深层次的精神空洞一直得不到满足,进而导致人们时常莫名感到郁闷忧愤,暴躁悲观,无聊绝望,开始互相怀疑、厌弃和疏离,变得自私冷漠。为了弥补这一未曾找到的空缺,人们便将目光转向了更唾手可得的物质世界——就像电视广告里说的,“所见即所得”,根本不用寻找,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行为来填补内心的空洞。在满足了一次又一次的物质欲望和行为瘾症之后,人们开始变得麻木,知觉和感受力都大幅下降——就和一个盯了电子屏幕太久的人,突然抬起头来,一时耳鸣目眩、回不过神的状态一样,除了那块电子屏幕,其他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不满足。因为被满足的是人们的欲望,是浮于表面的对物质的浅层欲望。表面的东西都是容易剥落和更替的,它们太容易更新迭代,因而层出不穷;且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的“表面”都是如此。这种对于表面的不断追求和更新,与为了实现精神满足所要做的事——一种需要耐心发掘直到找到内心深处缺失部分的核心位置,然后把能够找到的最相匹配的“驱动装置”或“心病解药”安置上去的精密工程,是大不一样的。
请想象一个孩子,初次进入一个琳琅满目的大商场,一边好奇地环顾四周,一边走马观花地跑过一列列货架,不时发出兴奋的叫喊:“哇,我想要这个!诶等下!我也想要这个!啊!这个我也想要!哇塞这个也是!”这些是孩子的欲望,有关于物质,无关精神。而当他自顾自地瞎跑一阵,一回头忽然发现没了大人的踪影,譬如带他来的父母等长辈,他突然意识到他与亲人们走散了,这个时候这孩子难道还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新奇玩意儿上吗?他一定会本能地把注意力直指向精神方面最深的渴求,然后毫不迟疑地转换成哭喊:“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由此可见,如果这个孩子精神上的渴求,即与家人重新获得连联结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即使他物质上的欲望得到了极大满足也是治标不治本,无甚用处。比如说这时候就算有一位“天降之人”走来送给他很多他刚刚在商场看到并想要的东西,因为这没有解决他与父母失联的问题,他的精神需要没被满足,因此他仍然会哭丧着脸,感到无助又绝望。
所以对一个人来说,没有被满足的精神追求永远不会自动消失,你如果不做出一点点小的改变和尝试,它就依然原模原样空在那儿,直到……你能在你的有生之年发现和接纳它,然后想办法修补之。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空洞当然就一直会在那里,呼呼的风会直往里灌,让人不时感到浑身发毛,心里发虚,意识游离,精神涣散,肢体懒散。这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的症状,都是源于精神上的空缺希望唤醒主人的行动。精神世界希望主人能够自我觉醒,通过静心省视内在,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对自己目前的追求和其主导行为加以调节和修复。能够自我觉醒,把自己抽离出表象世界而不沉溺其中、形成依赖,这算是较好的情况了。
更多时候,情况相对就比较糟糕。因为很多人自己不能够主动发现和矫正内在动机的不足和偏移,所以一定会有外在力量迫使他矫正——他一定会受到许多苦难。在亲自体会过追求极端带来的苦痛,难熬,心如死灰之后,也许他才能就此觉醒,奋发图强,洗心革面。但也有可能,在他还未觉醒的时候,就已经承受不住自然法则施加于他的巨大深重的无边苦难了。嗟乎!何苦!与其每回落到被逼做事和强打精神的境地,不如自己先未雨绸缪,好好关照自己的内心和精神的渴求,把心灵状态调整到尽可能的轻快丰盈,然后尽可能让身心合一,达到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和做事状态,这样也不至于在类似小长假之类的懒散假期之后,临阵磨枪,仓促返工返校,一时回不过味儿来,适应不了与假期的松散形成极大落差的快节奏、高压力和高强度,弄得自己和他人都狼狈不堪。
的确,有的人天生敏锐,能够自发地意识到人真正需要满足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有的人经过点拨和告诫,甚至亲历苦难和教训才能够意识到;有的人则永远意识不到,即便他们撞了南墙,也无法同意这一点,依然固执地把原因归咎于外界。但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不管我们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精神上的空洞,这处空缺都在内心某个角落,而且形态不断在变化。为什么?因为人们总是不断的向外寻求。寻求的是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有的是因为迷茫好似梦游一般活着,有的是因为变化太快目标太多,奔忙追逐的过程中使自己渐渐深陷迷局,无法自拔。仅凭古往今来的人们不断向外界探寻和索取的行为,就可看出大多数人都免不了饱受内心空虚之苦的命运。一个人就好比是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内部局势还未完全安定,人心也不够团结,社会不够和谐稳定,在很多方面根基都还比较薄弱。在各方面都不牢固的时候,这个国家就开始修筑高层建筑,想要快速发展经济;同时大规模征兵入伍,准备出征攻打他国……你说这样的国家,能够繁荣昌盛吗?能够强大起来吗?能够走得长远吗?从国家的层面来看,人们很轻易就会认同应该先关照和养护内部,即“固内为本”的真理;但是放到个人身上,许多人便纷纷倒戈,拒不接受。与其说是不接受不认可,不如说是不愿意接受和承认——这并不奇怪,相反这非常合乎情理。因为人们对外物的评判,最佳时可达到绝大多数时候的客观中立;当人们的目光回到己身,不得不剖析审视自己的过失不足时,其看法就多有偏颇和扭曲,其言行都更倾向于尽力伪装,伪装不成,就尽力为己辩解。
但是人们即使意识到了应该痛下决心,抛弃无望且无休止的外求行为,回转头看看内在,即使人们痛定思痛,找到了内心的不足和空洞,由于过去种种认知观念和经验习惯的束缚,人们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空洞以及该作何行动。更多的人选择了逃避和无视空洞,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自我麻痹的同时,继续用原来物质世界的“安慰剂”来麻痹自己。当一部分人终于醒悟过来,决定要排除万难去弥补这一空洞时,也总是因为缺乏有经验的向导和适合自己的范例,在行动的一开始就傻眼了,完全不知如何去补救、用什么东西去填满空洞。缺乏适当的方法就盲目“填空”,反而可能会导致心中出现更多的迷茫和空白。我记得有一部动画片里,一个六岁左右的小男孩因为内心的空虚而不停收集各种彩色的石头,希望能够把心里的缝隙填满。他一个人坐在一间极大的办公室里,周围的陈列柜里全是他的公司员工们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石头。但是他感到始终填不满内心的裂隙,因此最后他把欲望与贪念之手伸向了其他孩子们的内心,批量化诱捕原本藏在孩子们内心的珍宝……作为观众,当时我也还是个小孩子,无奈我身处另一个世界,想帮忙也帮不上。最后我只好叹道:“同是孩子,何以做到如此地步!”
被夺走了内心珍宝的孩子们,眼睛中的光芒便消失了,整个人都变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仿佛失去了灵魂,有时又变得偏执任性、不可理喻,为了实现一己私欲而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做出违反天道的事。直到守护者们用他们的勇气、智慧和爱的魔法将珍宝重新归还至这些孩子的内心,他们的眼中才又呈现出清澈的光亮。就这么一直来回往复,孩子们的心空了补,补了空,双方纠缠搏斗不止。直到最后大家才发现暗中操纵一切的主权者小男孩,他在情感——尤其是在亲情上,从小就有很多的缺失,一点点积攒成了一个大的空洞。他一开始很听话也很努力,但他不明白为何,按着家人的要求完成了那么多学业和任务后,他仍然感到心里很空。因此当他按家人的期望坐上了公司董事长的位置后,为了满足他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表层欲望还是深层追求的东西,他就做出了极端自我和不负责任的错误决断,成为今天人们口中从不露面的大恶人。
可见为了应付一时的应急行为从长远来看都是无效行为,它们的作用如同隔靴搔痒,因为它完全由你平日的习惯和本能决定,你即使做出了这样的反应以应对危急情况,也与以前任何一次面临相似情况时的结果一样,没有任何改变。一直不改变是可怕的。不光是人,世界上任何事物,如果有一个什么一直保持原样,历经千年万载都不改变,也实在令人毛骨悚然。越王勾践的剑保存虽完好,刀锋虽锋利如初,也避免不了氧化变红和斑斑锈迹;古城楼兰的断壁残垣,在经历了数年风沙的洗礼后,也会被磨损殆尽,归于尘土。有的人反驳说,我觉得我这样就挺好的呀,我不想改变,我懒得改变,我为什么要改变?这就是旁门左道了。自然和宇宙的规律就是不断的变化。想要保持变化是很容易的,因为变化都是不断在发生的;想要保持不变才是很难的,因为它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曾去看过一棵树,10多年后你再次探访它时,它至少会发一点芽,掉一点枯枝,长一点新叶吧。要是你在十多年后看见它一点都没有变化,你会认为这是正常的吗?你会不会猜测它早就是一棵已经死掉的树?再说了,就算是一棵死掉的树,经过了10多年的风霜也一定会有所变化。拒绝变化的人,内心更容易产生空洞——是固执地守在原地,被时间的洪流冲刷出的空洞。就像临时修筑的挡洪水的土堤,只能够挡住一时,大水泛滥几次它就会被冲垮,最后什么也不剩下。真正长远的做法是什么?应该是像李冰父子筑都江堰那样,在充分的考察和了解之后,随水势而变化,因势利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对于内心的空洞和精神上真正的渴求也应该如此对待。唯其如此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和冲突。不仅是自己表层欲望与自己内心空洞的冲突,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很多冲突矛盾也才能得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