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他们依然沉睡,最好永远都不要醒来。
1939年11月17日,二里头村,中国河南
这个庞大的日本车队至此已经行驶了三天,可那雪却依然没有下下来。传杰使劲地裹紧自己的衣服,想要尽量留住自己身体散发出的热量。他向车外看了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而云层正在聚集。
今天天黑得挺早。
这场雪应该马上就要下下来了。
车队渐渐慢了下来。路旁出现了一座高大的牌楼,牌楼顶上的牌匾上有三个褪色的红字:‘二里头’。在这个牌匾后大约一百多米的地方有很多平房。
“二里头村,”传杰自言自语道:“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夜晚。”
这时,离那次传杰与赤木共进晚餐已经两天了。除了绝对必要,传杰几乎没有和赤木说任何话。与此同时,传杰竭尽全力地运用他的语言能力来避免日本兵和战俘之间的误会。因为任何的摩擦和误会都会引来日本兵对战俘严厉的惩罚。
车队开过牌匾几分钟后,终于在一个小山丘旁边停了下来。传杰回头看了看,这里距离二里头村的边界也不算太远。
“在这里扎营!”
“下车!”
日本人接二连三地下达命令。
传杰跳下车,开始指示战俘们在日本人许可的地段内搭建帐篷。这时候,大片大片的雪花开始从天空飘落。
“快!快!已经下雪了。”日语和中文的叫喊声不时在工地上回响。不管是日本兵还是中国战俘,双方都不想成为寒夜的敌人。传杰来回巡视着,督促着战俘们加快搭建帐篷。突然间,他看到赤木出现在大概十五米外的地方,手里还拿着一张地图。在赤木的旁边站着一个高大的日本军官。
这个日本军官一定是他的上司。
叫什么什么大佐来着?传杰一时想不起这个高个日本军官的名字。
“赤木少佐,你确定吗?”那个高个子日本军官问道。
“安田大佐,这是一个很好的...”赤木一边转身一边说,并用手指向另外一个方向。传杰没有听清他究竟说了什么。
“好。我们从这里开始吧。”安田抬起头回答道,“织田大尉!”
一名矮矮的日本军官左手握着军刀跑到安田面前。这就是那个在上板战俘营挑选犯人的矮个子军官。传杰清楚地记得他的模样。
“是!大佐!是!少佐!”织田先向安田,再向赤木敬礼。
“大尉,情况简报!”
“警戒线已经设立。”
“好。”
“准备建立无人区。”
“好!半径五公里。执行!”安田大佐命令道。
扑通!传杰觉得他的心像是被一把大锤重重的砸了一下。他曾在日军占领区看到过日军过后的残酷场景。然而,他还从来没有亲眼看见过日本军队对平民施暴。这时候,传杰看见大约三百名日军士兵组成三个行动队,向不同的方向开进。
他们睡着了吗?
传杰朝二里头村的方向望去。
希望他们依然沉睡,最好永远都不要醒来。
然后,传杰紧紧的闭上自己的眼睛,因为他无法不去想象在这个荒野山区的小村庄里将会发生什么。
也许永远不会有人会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
传杰叹了口气,一滴冷冷的液体从他的眼角滑落。他已经分不清这是他的眼泪,还是被他的悲情所融化的雪花。
周围没有一丝风。在昏暗之中,雪还在不断飘落。传杰看不出这雪花到底是黑色还是白色的。但他能确定的是,这暗雪让无边的黑夜越来越沉重。
第二天一早,传杰打开帐篷门,一脚踏进了大约有半尺深的积雪。脚下发出一阵吱吱声。日本人为战俘提供了军用毯子。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但传杰还是觉得心寒彻骨。昨晚,他穿上了他所有的衣服,裹衣而眠。但实际上,他跟本就没有睡着。一整夜,他试图不去听任何的声音。事实上,他也没有听到太多的枪声。不过,他还是一直感到很冷,很冷。
雪已经停了,太阳也出来了。传杰努力克制自己,尽量不去想二里头昨晚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看了看四周,负责做饭的战俘已经在干活了。
在营地的南边,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山坡上。
你还是起的那么早。对这一点,传杰一点都不奇怪。
此时,赤木正在山上四下游走。他偶尔会停下来,拿出一些工具。看起来像在测量什么。然后,跪在背包旁边,拿出一些东西来,开始研读。
那一定是他的笔记本。
他正在寻找什么线索。什么突破?
传杰寻思着。
一个考古学者能找到的不就是文物吗?但为什么日本军队会这么感兴趣?
赤木站了起来,用右手从他的夹克前胸的内袋里摸出一个小东西。离他太远了,传杰看不清那是什么。赤木把这个小东西对着早晨的阳光,又拿起一个像是放大镜之类的东西,研究了一会儿。然后,赤木开始往山下走。传杰站在那里,心里暗暗思忖:他手里拿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他妈的,真冷啊!传杰。”永忠的颤抖的声音把传杰从他的思绪中拉回现实。
“什么?”传杰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已经多久了。当他回过神来,再往山上看的时候,赤木的身影已经消失了。
“就是瞎抱怨一下。你在看什么呢?”
“那个日本军官,他在那座山上不知道搞些什么鬼。”
传杰的直觉是对的。就是那座山!早餐的时候,命令来了。
“传杰君。”永尾军曹开始向他转达赤木的命令。传杰对于永尾所用的语气一点都不感到讶异。
“谢谢你。军曹。”传杰对永尾这个他和赤木之间的信使,表达了一下善意。通过短短接触,传杰了解到永尾来自日本西南部的爱媛县。而这次行动是永尾加入近卫师团之后的第一次任务。和他一样,这个特遣队的每个人都是直接从日本派来的。
“吃完饭后马上排队领工具。”传杰在战俘中一边走,一边大声宣布:“拿到工具后,重新列队,然后和我一起出发。”
在刺刀的监督下,传杰带着战俘们到达了南边的一座小山前。而赤木和安田早已在那里了。
“从这里开始挖。”赤木通过另一个翻译命令道:“如果你看到任何一块陶器,武器或任何其他看起来特别的东西,要立即通知带队的人。如果遇到一个你无法挖开或者挪动的大石头,必须马上向我报告。”然后,他转向传杰,命令道,“你带五十人从山的东面开挖。”
这证实了传杰的猜测。
他们是在找一座古墓,很有可能是一座千年王陵。
但赤木找的是是谁的陵墓呢?
传杰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有哪些可能被埋在河南南部的古代君王。
为什么日本军方会如此重视,以至于直接从日本派来特遣队?
1939年11月19日,二里头村,中国河南
挖掘已经持续了两天。传杰带的小分队已经向下挖了至少十七米。除了几块很普通的陶瓷碎片外,他们没有发现任何能够让人感兴趣的东西。每当有任何新的发现,赤木都会过来查看,并与他的笔记本中的记载进行比较。但每次他都失望而归。
“我们干脆停止这里的挖掘吧。这山下面可能什么都没有。你觉得怎么样,传杰?”当第二天挖掘快结束的时候,赤木习惯性向传杰问道。
“我什么看法都没有,赤木。”传杰就像每次回答赤木的提问那样拒绝发表自己的见解。
“你认为这个文物是哪个朝代的?”赤木通常都会询问传杰一些专业的看法。
“我什么看法都没有。”传杰每次都这样回答。
“随你怎么说。军曹,请安排一辆车去看一看那座山。”赤木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座山,向永尾命令道。
“遵命!”永尾没等赤木的话说完就立即回答,害得赤木连“谢谢”这个词都没能说出来。赤木这个受过西方教育的学者在日本军队里怎么样都显得不合时宜。
1939年11月20日,二里头村,中国河南
第二天一早,传杰带着他的队伍在雪地里走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到达了赤木之前选中的那座大山。
“赤木。”传杰忍不住走到赤木跟前,问道,“你觉得有必要移营吗?这里太远了.”
“还说不准。”赤木答道“我还没有定在哪里开挖呢。”
“你是怎么定挖掘地点的?”传杰突然忘了他曾经发誓不帮赤木。
碰巧的是,赤木看起来也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你们在这里等我的命令。”赤木说完就走了。
大约十五分钟以后,传杰奉命带着战俘们绕到了山的另一边。他看到赤木站在一棵大树下,旁边有几名卫兵。而赤木本人正在专心研究什么,直到传杰走到他身边,才意识到战俘们已经来了。
在快到赤木旁边的时候,传杰看到赤木左手握着一条项链,右手正拿着放大镜,正在认真地观察项链下面那个有点黑黑的吊坠。
这个放大镜上面有一个偏振滤镜。
作为专业人士,一看到这镜头的颜色和边上的小旋钮,传杰就知道这个放大镜里有妙巧。
“这是……”虽然他对这条项链很感兴趣,传杰还是把自己的疑问马上吞回了肚子里。然而他心里还是在不断地琢磨:难道这条项链能帮他找到一座古代的王陵?
看到传杰来了,赤木马上把项链放回到他冬装夹克的内袋里。
“从这里开始挖吧!”赤木终于下达了开挖的命令,“每隔十五米挖一个坑。如果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立即向我汇报。”
“如果知情不报,后果很严重。”赤木马上补充道,“传杰,把我的命令翻译给每一个人听!”
***
一个月过去了,这支日本特别派遣队已经移营多次,深入河南南部的山区,还是什么都没有找到。赤木少佐的脸拉得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