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给母亲抹药时,她少有的跟我提及了死亡,和对其的恐惧。
我能理解,但只能宽慰,希望通过话语能为母亲分散一些忧愁。
我明白,这不是信念足够强就可以扭转的事情。从古至今,无一例外。
对于死亡,我也想过不少,会在夜深人静时会冒出这些念头,也会在遇到难题时闪现。
不过索性,我现在还活着,而且对死亡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每个人都会死,所以才努力活着。
人恐惧死亡,大抵是因为死亡是未知的,从各种道听途说中,臆想被提取和放大,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越在意,越沉重。
也许真的有牛鬼蛇神,也许真的有阿鼻地狱,但也有与之对应,也有灵山,瑶池,三十三天。
大多数人恐惧的可能是不是死亡,而是自己死亡后没有去到更好的地方,贪欲。
如果把死亡看成恐怖的,那必然会焦虑,害怕。为保护自己,我们可能会暂时忽略它,也许它来日方长。
其实一搜,这年头,猝死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现在的我
更倾向与把死亡理解为一种祝福,它平等,无论富贵贫贱,无论三六九等,没有偏见。
像年会上的阳光普照奖,人手一份,谁都不缺。
它也能使人能免除无数的生离死别,教会人珍惜时间,也促进人思考存在的意义。
同时也能树立难以逾越的高峰,让人为了不死而努力探索,有限的时间不会索然无味。
它还能通过自己的恐惧警示人类,防止更多的人误入歧途,但行善事,维护秩序,减少悲剧。
还有很多,相信你也有自己的理解。
也许对于死亡,我会不断有新的理解,我希望那一刻来临时,我能坦然面对。
但愿死亡不是终点,人还有更好的归处。
写到这里,不知怎的,想起了道德经里的一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冥冥之中,告诉我,也许死亡,也是这“常”的一种内容吧。
———风云斋老人
2021年6月17日晚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