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读书笔记是根据邹鑫的《小强升职记》一书的第3章第1节:“臣服与拖延”整理而来。
一提起拖延症,很多伙伴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哎,我有拖延症啊!治不好的啊!”其实,有时候我们做事情拖延,可能是因为自己有畏难情绪,项目和任务太难让自己的小我感觉到害怕,所以想逃避从而一拖再拖。但有的时候,我们拖延,主要是因为自己长时间持续工作,产生疲累感,所以想通过拖延的方式让自己得到一定的休息。
经济学中有边际递减效应,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中。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我们的精力、积极情绪和动力就会越来越下降。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特别游戏化、轻松化的方式: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
当我们正式开始去做一项行动的时候,让番茄钟开始计时。每隔25分钟,就休息5分钟;三个番茄之后,休息15分钟。这就是番茄工作法。
讲真,这个时间管理的方式,我并不是第一次知道。以前的时候,我通过“番茄土豆”的软件来控制自己的专注,但是时间久了我发现,一件任务已经过了25分钟,但是我并不想休息,所以,我又继续下一个25分钟……这样长期下来,整个番茄工作法对我来说是崩溃的。
所以,在本书中,小强也是在面临番茄钟到时但是任务正好卡在关键时刻的情况,他笨笨地选择了听从番茄钟指挥,意外地是在休息的过程中他突然想到解决工作问题的灵感,从而大大加速解决工作的效率。
这一个例子对我的帮助和启发很大。原来,自始至终,都是我打开番茄钟的方式有误啊!所以,对我们想要初步掌握时间管理技能的菜鸟来说,遵从规律就是最好的选择。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劳逸结合,才能让工作更加高效。
一定是25分钟吗?
先前说了,一个任务有时候往往会在25分钟的时候卡在关键点上,让你想休息都无从休息。如果这是普遍现象,那么可能就要调整番茄钟的时长。虽然发明番茄工作法的奇列洛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成人每隔25分钟休息5分钟的效率最高,但是一件任务总是在关键时刻中断,这种感觉并不太好。所以呢,作者认为,最适合我们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番茄时长。
比如早晨是我们的高效时段,这个时间段我们可能不需要太多的休息次数,那么我们可以将番茄钟设置为1个小时,然后再休息10分钟;而傍晚,则是我们的低效时间段,可以设置个小番茄钟,比如15分钟,用来集中完成一件小任务就好。
这样合理规划,合理安排,让每天的每一个时间段都是有意义的。这样的时间管理,又怎么能不高效而有效果呢?
下一步行动
- 重新下载“番茄土豆”软件,尝试按照正确的方式践行番茄工作法;
- 学会规划自己每天的番茄钟,比如上午是40-45分钟一个番茄,下午30分钟一个番茄(需要不断试验)
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当我们的工作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当我们臣服精力和工作内容的需要,我们的工作,才会按照我们的想法,开出最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