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可卿身亡后,宝玉是否有暗祭的行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理清楚宝玉对秦可卿的感情究竟如何。
白先勇教授有这么一种观点:《红楼梦》故事的主线其实有两个:其一是贾府的兴衰,这一点可以从书的前后对比看出来,典型的如秦可卿之死的盛况与贾母死时的凄凉;其二是贾宝玉的悟“道”,这个“道”不仅仅包含道家的道,还包括儒佛两家,实际上就是古代中国最主流的三种哲学价值观的反应。
我非常同意白先勇教授的观点。实际上,在我看来,整部书里的绝大部分女性角色都是为了贾宝玉的悟“道”而存在的,贾宝玉与他们的感情如何,就在于他们在其悟道的短暂人生旅途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例如妙玉与宝玉之间的缘分就是佛缘;袭人与宝玉的缘分就是尘缘(ps.王夫人虽名为宝玉之母亲,但是纵观红楼,袭人却实际上扮演了宝玉母亲之角色。不仅仅如此,袭人还代宝玉完成了人世间最后的俗世任务,这一点以后有机会再说);黛玉与宝玉之间的缘分是仙缘(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所以黛玉注定无法与宝玉走在一起,实在无法想象与宝玉有仙缘的黛玉会给宝玉生子,这个任务只能由袭人或者宝钗完成);而宝钗与宝玉的缘分就是儒缘(判词中‘可叹停机德’一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到这里,秦可卿与宝玉的缘分属于哪一种呢?宝玉对之感情又如何呢?在我看来,袭人与宝玉之缘分是三者兼备:尘缘,仙缘,儒缘,各有一丝,但都是浅尝辄止。其与袭人一起,完成了宝玉这一颗顽石红尘间走一遭的夙愿,所以首先完成宝玉性启蒙任务的是秦可卿;又因为有了仙缘的成分在内,注定不可能像宝钗一样走在一起,所以只能神游太虚境时,亦真亦幻;儒缘这一方面,宝玉身为男子,虽天生一副好皮囊,但却腹内草莽,不可能拯救贾府大厦于将倾,所以秦可卿与宝钗皆有须眉不敌之才,托梦提醒王熙凤月满则亏,但是由于这种缘分兼有了仙缘,也就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落个开篇十三回便身死的命运。
综上所述,宝玉对秦氏之感情较为复杂,但是这种复杂并不深刻,既不如肯答应袭人百件事千件事那样表面顺从,更不如对黛玉注定前世今生那样深刻。再加上袭人之死无论如何神秘,但是总归没有牵扯到宝玉,与宝玉无干,所以没有暗祭的必要。
最后补充一点:可能有人会质疑宝玉对秦氏感情不深这一点,并拿出如下证据:第十三回听见秦氏之死时,“只觉心中似刀戳了一刀不忍直喷出一口血来”,并且不顾贾母“才咽气,不干净”以及“夜里风大”的劝阻。关于这一点,原文紧接着写,宝玉笑道:“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看出来两点:其一宝玉之反应,整体较为伤心,但是远不到痛的地步,这也只是他天生对身边女儿家病逝的一般反应,这一点也证明了宝玉听到侄媳妇死的时候,其行为虽有违礼数之嫌,但是并非原于其与秦氏太虚境中的经历所致。这也恰恰证明了前文观点:二者之缘分有仙缘的成分。其二,宝玉之伤心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这既证明了本文前文所述可卿宝玉二者之缘有儒缘的成分之观点,也与书中前文秦氏交代王熙凤相连接起来。所以,此质疑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