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大家庭兄弟姊妹聚会一天,我和老婆秀了一把厨艺,赢得大家啧啧称赞,蛮得意的。昨天上午在家闷的慌,决定开车出去兜兜风。老婆儿子均不愿参与,只好一个人行动。没想好去哪儿已经出了门。忽然想去醉翁亭,因为曾探访过两次,均未得近前一睹芳容。这次三访,怎么着也得靠近些看。
驱车77公里,三点半不到一点,我来到琅琊山景区附近。通向景区的道路两旁早已车挨着车。这让我感到很诧异,也很着急——人生地不熟,摸黑了回去可不好,再说手机快没电了,却又没带充电器,导航一旦罢工,我可就成没头苍蝇啦。想找个地方停车真不易,最终折腾了二十分钟才在离停车场四百米远的地方见缝插了针。走到景区大门口,已经是三点五十了。
了解得知,从大年三十到初七这里不收门票,我自是高兴。哦,三访,竟享受了免费待遇!然而时间有限,又是独自而来,还是决定今天仍作浅游——走到醉翁亭即返。
果真是“环滁皆山也”,整个琅琊山景区估计就是这么一处狭长的山间平地。据说我走的是东门。一条狭窄的山路,挤挤挨挨的游人。左边是一片碧绿碧绿的水,两亩左右,边缘像古代的编钟,只是两头差不多大小,尽头有一处与地势较高的一片水相连,下落的水激起“哗哗“的声响,音量不高,很连贯,很匀和。再左边便是重叠着的山峦,山势不高,山色翠绿,连连绵绵,一直到远方的天边。我疑心我正走在欧阳修当年走的路上,只是不见“有泉泻出“,但闻水声相送。右边是与左边相似的山,只是离我们更近些。要是在往日,我或许会爬山,享受一下登临之乐,这回由于要赶时间,只好算了。
不知醉翁亭还有多远,打听了两回,都说不远。上行经过一个门,额上这边写着“峰回路转“,另一边写着“蔚然深秀“,然后便折向下行。沿途的亭子倒是有好几个,但都不是醉翁亭。“这回我不见醉翁亭不罢休。”我想。继续向前走,便有了一些题着“琅琊山“的大石头,非常有气势,其中一块是乔石题的,我想拍下来,由于不停地有人照相,便没有拍。近处又有两片水,上面有蜿蜒的小石拱桥,水面上点缀着一些电动船,人们尽情享受着惬意的玩乐时光。再往前走,看见一座很古老的亭子,写着“洗心亭“,对面是醒园,门口有一个小广场。我欲从醒园进去,保安告诉我这是出口,入口还在前面不远处。保安还说:“醉着进来,醒着出去。就是这个理”。我向前走了几十步,入口处“醉翁亭”三个字赫然入目。看了一下时间,四点半。己亥年大年初二申时末段,我到达了醉翁亭!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进去要收五块钱的门票,而买门票要到数十米开外的售票处。我朝那边望了一眼,售票处窗口正排着队。估摸我走过去买了票再进园,紧赶慢赶恐怕也得半个钟头。要是五点之后回头,赶夜路是一定的,那样很危险。所以,我决定不进去了。我隔着长长高高的围墙往上看,高高的山坡上确乎有那么一座亭子。我想那就是醉翁亭了——醉翁亭,我终于看见你了。你真的仍然“翼然临于泉上“吗?我且不管啦!你就在这里,我固想拜访你。我隐约目睹你的姿容了,今天不也就够了?
不由联想到两个名人:东晋王子猷和明末张岱。前者雪夜访友,乘兴而去,兴尽而归,并不以见到朋友与否为意,未必不痴;后者雪夜往湖心亭看雪,亦是别人眼里的“痴“事。如今我与醉翁亭注定又是擦肩而过,竟联想起名人来,不亦附庸风雅乎?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与醉翁亭,是这样的吗?我与很多人很多事,不也是这样的吗?吾且回矣。
三访醉翁亭,第一次带着母亲和儿子有备而往,阻于修路而返;第二次独自乘兴而往,到景区门口兴尽而归;第三次亦是独往,却又在她的脚下彳亍一番而归。痴确痴矣,乐亦在其中了吧。
经过一夜咀嚼,三访醉翁亭,前后延绵七年。第一次是为了讨母亲高兴——老人家爱玩,带她出门,算是投其所好。后面两次,相隔三年,则纯为一时兴起了。去年曾与几个朋友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游览了川西南,颇得大家好评,其实,说走就走,还真的需要一点决断。这让我再次有点得意了。
很喜欢醉翁亭,很喜欢让她出名的欧阳修。遥想当年,这里应该是少受兵燹侵扰之地,民风至为淳朴的。然观欧阳修《丰乐亭记》,五代时这里却是“用武之地“,许是因为地势易守难攻吧。欧阳修于太平盛世在醉翁亭品“山水之乐“,“颓然乎“宾客之间,我亦于太平盛世三访醉翁亭,果然与她前世历五百次回眸么?
自欧阳修时代至今,世事几多变迁沉浮,唯人民丰乐之诉求不变。琅琊山景区,围绕醉翁亭千年来积淀的东西,我似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