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7周四阴天D187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87
《菜根谭》经世篇
26 伏久飞必高,开先谢必早
原文: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译文:蛰伏很久的鸟,一旦飞起来势必会飞得很高,开得越早的花木,盛开过后也必然凋谢得越快。人只要能明白这些道理,不仅可以免除失势不得志的忧虑,也可以消除急躁求成的念头。
解读:急功近利,实是追求事业成功者的一大忌。一急一躁间,极易忽略了历练内功,极易不顾时机未到,非要霸王硬上弓,椽子强出头。《史记·滑稽列传》中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过该鸟竟隐伏了三年之久,只为养精蓄锐,等待恰当时机。
孟子劝人应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态度,所有心事都应容忍等待时机,绝对不可灰心丧志。宋江在《水浒传》中所吟《西江月》说:“自幼曾攻经史,成长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洲?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另外一首《西江月》说:“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呼;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两首词都说明了“见微知著,守正待时”的道理。
秦朝末年陈胜起兵于农家,反抗秦朝的暴政,虽然后来事败被杀,却留名千古,万世流芳。他在少年的时候和其他少年一同锄地,大家都笑他。他说了一句大话:“燕雀安知鸿鹄志。”后来果然起兵抗秦而成功。
以鸟来比人,所谓“伏久者飞必高”,以花来比人,所谓“开先者谢独早”。陈胜起兵最先亦是先行失败的一人,汉高祖刘邦起兵最迟、年龄亦大,可是成功最大,先灭秦而后灭楚,造就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以人比物虽不尽恰当,但参之人事窥以天道,离道就不远了。是以成功的迟早,凋谢的先后,虽是人事的努力,其中却有天道的存在。又何必斤斤于蹭蹬之忧呢?
27 造物之钓饵,人世之机阱
原文: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译文:不是自己分内所应享受的福气,无缘无故得到的意外收获,即使它们不是上天故意用来诱惑你的诱饵,也必然是别人用来诈骗故意设下的机关陷阱。为人处世如果不在这些地方睁大眼睛,就很难能逃得过歹徒精心设下的圈套。
解读孟子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是说明了祸福循环相连的道理。因此,人无功受禄寝食不安,就是怕得非分之福,受了造化弄人之祸。所以“非分之福,无故所获”,我们应该极力躲避不要使它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一般人不明此理,偏偏要去寻找意外的收获与利欲,结果弄得身败名裂,历史上像这样亡国破家的人实在不少。凡事若能从远处看,能事先了解当中的利害关系,自然就会免于深陷其中。
韩、魏两国边境相邻,为争边界的土地起了争端,魏强韩弱,抗争之下,韩国自然免不了要吃亏,韩国国君昭僖侯为此很是发愁。韩国贤人华子拜见昭僖侯,劝昭僖侯不要与魏国拼争。华子对昭僖侯说:“如果现在有人和您订下誓约,这誓约规定,拿到誓约者可以得天下。但是,如果他用右手去拿,便砍掉他的右手,用左手去拿,便砍掉他的左手,你是不是仍然要去拿它呢?”昭僖侯说:“咳,那我当然是不要那誓约的。”华子接着说:“这就是了,保全自己比拥有天下更重要。韩国自然比不了天下,韩国边界之地自然也比不上韩国的整个封地,你又何必去为争那一点而伤及自身呢?”由此看来,其实避祸就是求安;避祸之法就是保平安之法。不见利忘害,便可求安;不为名伤身,便有福至;不做非分之想,便无无妄之灾;不逞能斗狠,便无祸来。无病无忧,一箪一瓢,自足福气。
28 一事起害生,以无事为福
原文: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
译文:有一件事兴起就会有一个祸害产生,所以天下常常以没有事情为福。读前人曹松的诗说:“我奉劝诸君还是不要谈论封侯的事情了,因为一员大将的战功是由无数人的尸骨堆成的。”古人还说:“使天下永远太平无事,把各种兵器都收藏起来。”读完这些诗句,虽然有雄心壮志,也在不知不觉中都化成冰雪了。
解读:老子说:“祸兮福所之伏。福兮祸之所依。”天下事利害得失常是连在一起的。俗语说:“有一利必有一害,有一得必有一失。”这是世间的一定道理。所以说:“天下常以无事为福。”又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天下还是以少事为福。天下大乱,最终受益的只是少数人。帝王将相成就了自己的功业,却使得天下众生遭难,民不聊生。乱世中,帝王将相的功业是由无数人的白骨堆成的。
古人说:“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看太平。”真是说尽了天机,话尽了人事。将军立功在战场,从战场上得功名。到了太平的时候,将军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这就说明了天下的利害得失都是循环相接的,有了昔日的盛,才有今日之衰,明白这种循环天理的法则,心中藏着雄心勇气,不觉冰散化为乌有了。
29 爵不笼无欲,鼎不加远引
原文: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饵荣进之辈,必不可笼淡然无欲之人;鼎镬可及宠利之流,必不可加飘然远引之士。
译文:龙如果可以喂养,那就不是真正的龙;虎如果可以被人轻易捕获,那就不是真正的虎。所以名利可以引诱贪图名利的人,必然不能笼络淡然无欲、不追求名利的人;鼎镬之祸可以落到那些追求恩宠利禄的人身上,必然不能加害那些超脱俗世、不追求名利的人。
解读:有雄才大略,志向高远的人,建功立业是为了实现自己安邦治国、造福天下的人生理想。他们并不贪图荣华富贵,也并不贪恋恩宠利禄。古代很多人将个人遭遇的变化原因看得玄妙莫测,认为一切皆是命定,其实不然。这里解释了个人命运遭遇变化的真正原因,不是那个让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天”,而是实实在在的自己。可以用来豢养的龙,实际上不是真正的龙;人可以徒手与之较量的老虎,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老虎。这个道理延伸开去,功名利禄可以用来诱惑那些想要进身取得荣耀的人们,但对于那些无欲无求把什么都看得很淡的人肯定无效。那些曾经得到过上司极度恩宠的人也许有一天会遭受极刑,可是极刑绝对不会用到那些远离尘世远离名望利欲的人身上。
30 争高得还失,忙过寿亦夭
原文: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夭。
译文:一场对于人生而言并不重要的富贵,费尽心思争夺来,虽然得到了富贵却失去了人最珍贵的品质;人生百年的好时光,在匆匆忙忙中度过,即使是长寿其实也是短命。
解读:如果富贵是费尽心机拼命挣来的,那么虽然得到了想要的财富,失去的却更多,实际上是得不偿失。能活过百岁高龄,那该有多美好啊,可如果是为名为利匆匆忙忙过去的,即便是长寿也跟短命没有什么两样。人们如果欲望太多、太强烈,太多的压力就会接踵而至,生活中就会有种种苦涩的味道。
东汉马援,从事畜牧业时,养了几千头牛羊,还蓄养了不少好马,家中藏有几万斛的粮食。他把财物分给亲戚朋友,并且说:“有了财富就应该散去,不然的话人就会变成守财奴。”
人生苦短,人们在为名利奔走的同时,需要给自己留下一些时间,体悟人生,享受生活。富贵虽然好,也要看富贵是怎么得来的。如果是通过正当的方式获得富贵,享受富贵时才能心无愧疚。在为自己谋求富贵的同时,也为别人留有余地。如果拼死拼活、不计手段抢夺富贵,即使能把富贵抢到手,却也把人最宝贵的品性丢失了。
生活应当从容淡定,不要为追求而追求,不要被目标逼到不得喘息的地步。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从容淡定则是在搭建更易于接近目标的阶梯,让人缓步上升,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