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情商)现在是家喻户晓的心理学名词。源于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发表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戈尔曼在其书中论述的都是 Emotional Intelligence,即“情绪智力”,但其书名却以两个特大号的字母EQ冠之,其用意就是要人们的注意力从IQ转移到EQ上来。
可不管是为了书的推广,还是为了纯粹的使人们更加重视“EI(情绪智力)”,结果都是使“EQ(情商)”走出了心理学界的象牙塔,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热门词。
是的,您没看错,作者明明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EI”,并且重视“EI”。可却事与愿违,人们都错误地把“EQ”当作了重视的对象。
为了证明这点,以看以下“丹尼尔·戈尔曼”在不同时期关于“情绪智力”的书籍。
由以上书籍封面可知,原作者一直以来就是想让大众了解“Emotional Intelligence(EI)”而并非是“EQ(Emotional Quotient)”。可最终和他的最初的想法南辕北辙。
看到这里,也许您会感觉,只不过是文字不同,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地去正名吗?如果只是一个文字上的差异,是不值得我花这么大的心思去为“EI”正名的。之所以一定要正名,是有源于两个维度的需要:
第一,为了中国的心理学拥有严谨的学术体系。
目前,不仅是非心理专业领域的人,也包括大量应用心理学领域(心理咨询)的人(具体数量暂时无法统计,已知晓的是本人周围所有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如此),由于没有看详细了解丹尼尔·戈尔曼的出书背景与本原认知。只知道EQ就是“情绪商数”,不知道什么是“情绪智力”。认为智力与情商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这种谬误将导致以下认知错误:
[if !supportLists]一、[endif]认为情商与智力无关,是情绪的范畴;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情绪管理是心理学中情绪相关的领域;
[if !supportLists]三、[endif]情绪管理与高智力活动的思维无关,更无法用思维管理。
要知道,情绪智力也是智力的一种。是人类智力中对于“主观思考”中的部分。
主观思考是本人在《想之道思维系统》中所下一种思考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客观前提条件,并加入人为主观因素条件下,在一定的计算规则与逻辑规则条件下,所得出的结果为不必然的思考过程。
为了证明这点,我们再看一下智力的定义: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显然智力的外延包含的非常广泛。而情商外延的五个维度“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就是在智力包含的外延中。
另外从国外相关学术体系的发展,也可以看出心理学家们所用到的都是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相关信息可搜索“情商”,了解情商的发展史)。
情绪智力是一种“社会智力”,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并且不断地在探索着社会智力的深度与广度。
因此,从学术严谨的角度,我们一定要清晰,情商不是情绪商数,而是情绪智力。如果非要用商数来表达,更严谨的叫法是“情绪智力商数”。简称“EIQ”。情商是包含在智商中的。
当然,目前从心理测量来看,测量智商的是没有情商的部分。这是叫法的问题,而从实际来看,情商的测试就是智商测试的一种。是与情绪、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相关的智力测试题而已。证明非常简单,在回答情商测试题时,你的思考(判断、推理与选择),都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这些都是“智力”活动的表现。准确地说是“进行情绪与社会性相关的主观思考的智力活动”。
因此,综上所述,无论是作者原本要传递的知识,还是从实际的心理学相关领域的概念与定义来推导,“情商”都是“情绪智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为了使我们更有效、彻底地管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前面是从心理学学术认知的角度分析出的必要性,下面则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分析,为“情绪智力”正名的必要性。
道理也很简单,只要承认了“情商”是“情绪智力”,是人类“智力”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才能用思维更有效、更彻底地解决各种“情绪”问题。
那么为什么说思维能有效、彻底地解决情绪问题?
首先,思维可以从本质上认知“情绪”,只有从本质上认知清楚,才能掌握“情绪”是什么?“情绪”有哪些作用?“情绪”会造成什么影响?了解这些,才能彻底做好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觉察。准确判断出自己与他人目前的情绪,会对彼此目标的实现起到什么作用。
比如,一般情况下,认为情绪是有正面与负面的。认为高兴、快乐就是正面的;而认为愤怒、恐惧就是负面的。
而如果用到辩证思维的整体考虑与转换角度的原则,可知情绪是人类生来的本能。因为没有教人们如何快乐,也没有人教人们如何愤怒。这些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本能上是没有好与坏的都是人类为了顺应不同情况所表现出来的。不论是高兴、快乐,还是愤怒、恐惧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愤怒作为应激的心理状态,可以使人们立刻进入“战斗”状态。为什么人愤怒后总喜欢动手,是因为要应对即将发生的战斗。如果是在肉搏战斗的场合下,愤怒将使人增倍力量。这种情况下的愤怒情绪就是好事。而在和平年代,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就不是好事。
恐惧作为本能也是如此,恐惧在危险时,可以驱动人们赶快逃离危险,这就是好事。而没有危险发生,总是恐惧的话就是问题。
因此,通过思维将使人们对情绪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觉察目前的情绪,是否符合现实的需要。
再比如,当从思维认知上明确了情绪是人对外界的表达形式后,你就会清晰愤怒的情绪也是一种表达工作。比如领导不想让下属做某事时,就会在下属做此事时,用愤怒的情绪传递给对方。这样下属就会害怕,明确今后不再做此事。
这就是通过思维来掌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处理好各方的关系,以达成目标。
综上所述,从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发表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至今已,人们对“EQ”(情绪商数)的认知,经被误导了近28年。无论从心理学的学术角度,还是从人们管理情绪的角度,需要回归本原,正名为“EI”(情绪智力)。只有让人们真正了解情绪智力的本原,才能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用“思维”这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来有效、彻底地使人们觉察与掌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使情绪这个人类本能的表达,促进人类的关系与社会的和谐,助力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实现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