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铛杯,一款流行于明清时期的杯子,因其形似倒置铃铛而得名。
与成化鸡缸杯和永乐压手杯一样,铃铛杯起初也是用来喝酒的酒杯。但由于杯型实在太好看,也太受欢迎,一些文人雅士便开始琢磨着拿来喝茶,久而久之,盛酒的功能竟被忽略了,渐渐成为我们所熟悉的最经典茶杯之一。
可铃铛杯的由来一直以来都没有定论,一说是从明代中晚期的外销高足杯演变而来,另一说则是源自明嘉靖仰钟式杯。虽然两种说法都已无法可考证,但确实是明代时期创烧,且品类非常丰富。
明嘉靖、万历时期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发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时,仍然受到朝廷的格外青睐,而且官民窑烧造的品质都大为提高,有青花、五彩、单色釉等不同版本。
有意思的是,和其他明代的器物风格一致,最初铃铛杯的造型朴实敦厚,看上去和仰钟杯几无分别,只是在杯身、杯口一些细节处略有差异,也难怪很多人都认为铃铛杯只是迷你的仰钟杯了。
而到了康熙时期,人们的审美有所改变,相比传统铃铛杯的含蓄饱满,器型被拉高了不少,变得秀美修长,拿捏也很称手。口沿虽然外撇,却有所保留,杯身更加易于聚香,所以更适于「品」,而非「饮」。如此一来,喝茶时虽多了一份闻香的雅致,却少了一份喝茶的爽快。
此外,身形的改变对纹饰影响也很大,人物、花鸟与其十分相配。而重工满画图样就很难在尽致施展了,比如缠枝纹、狮球纹、青花满地等,所以因器型的局限,这些最受追捧的画片在当时的铃铛杯上就很少见。
所以说,两种铃铛杯虽各有千秋、气质不同,但都可称为传世之作。但由于这种器型想要达到完美非常不容易,所以铃铛杯烧造量不少,但存世精品并不多。
这么经典的器型,我们也是一定要做的。觉山隐窑的铃铛杯有满梅、婴戏、狮球、单翠几款非常有代表性的纹饰,玩家们也都很熟悉。而在杯子定型时,考虑到器与画的搭配,我们倾向采用相对敦厚的传统铃铛杯造型。
众所周知,传统铃铛杯对杯壁弧线造型要求非常高,增一分或减一分,都会直接影响整个杯子的气质和用度。首先,视觉上要「雅」,说白了就是耐看、有味道,太立就没了韵味,太弯又失了气势,而且端握手感要「自在」,拿在手里要舒服。另外,杯口的角度拿捏也是一个难点,一要聚香保温,二要入口顺畅,这种微小的差别感知只能靠师傅的手上功夫和经验了。
但对我们而言,最难的其实并不是这些技术和技巧上的体现,而是放弃所谓「成型」和「成熟」产品的概念。因为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喜好各异,所以,我们一直通过对一款器型细节不断地调整,从而带来不同的风格,尽可能满足玩家们的不同口味。虽说这个过程极其费时费力,而且有些调整「微小」到很难察觉,但不和自己较劲,经历各种折腾,怎么能算是「觉山隐窑」。
而对于我们的用心,还有什么比玩家认可和产品热销更好的回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