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荣强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因此,我们常常评价某人有人格魅力,或者他的人格值得尊重。当然,我们也常常说某人的人格扭曲或者有人格障碍。
其实,我们在使用人格这个概念的时候,有时会忽略它本身有不同的含义。
关于人格的学说
大致来讲,我们会在道德层面与心理层面使用人格这个概念。在心理层面,人格就等同于性格,与个性、气质相近。在中国人的日常语境中,人格这个词属于道德层面,人格完美就等于道德高尚。
本文所讲的人格,主要是在心理层面,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对人格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医学笼罩在宗教迷信之中。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说,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
他认为人体内有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它们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四种不同气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跪弱、动作迟纯的抑郁质。
人之所以会得病,就是由于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而液体失调又是外界因素如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影响的结果。虽然现在看来,希波克拉底对人的气质的成因的解释并不正确,但他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却一直沿用至今。
人格类型研究无疑是近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学术上来讲,心理学家们似乎是为了弄清楚人类究竟有多少种类型的人格,而普通人则根据心理学家的分类,喜欢将自己对号入座。比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人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种类型,德国心理学家E·施普兰格尔把人格分为理论、经济、艺术、社会、政治、宗教六种类型,以及南美洲智利的心理学家 Oscar Ichazo所创“九型人格”学说等等,都广受欢迎。也许,人们正是借助这些人格或性格分析工具,为个人修养、自我提升,以及商业拓展、人才使用、企业培训等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力。
弗洛伊德论人格
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即每个人的心理世界都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是一个最原始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组成,是同人的肉体联系着的部分。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是理性的,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人格与焦虑
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自我总是试图调和它们。通常情况下,三者和平相处,相互协调,一旦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即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
我们已经处于“焦虑的时代”。所谓焦虑,就是不健全的人格不足以承受过多过大的压力,所引发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包括会感到担心、惊慌、害怕和恐惧。
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对应人格的三重结构,焦虑也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本我——神经质焦虑,即当不受欢迎的本我冲动快要侵入意识,导致自我启用防御机制的焦虑。第二种,自我——现实焦虑,即是当我们察觉到真实世界中的危险时作出的反应。第三种,超我——道德焦虑,当本我冲动违背了超我的严格道德规范时,超我的反应是产生道德焦虑,简单来说就是内疚感。
心理学家认为,焦虑应对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回避应对策略是通过把引发焦虑的情境排除在意识之外。比如一个害怕失去工作的男人可能会和朋友外出,或者酗酒,以此来转移自己的焦虑。
问题中心策略直接关注问题,以克服焦虑。如果经济上出现问题,那就想办法多赚点钱并减少开销。事情就这么简单!
情绪中心策略则是去减轻伴随问题而来的情绪压力。比如一个未能考上大学的高中生,换个角度想,可能将来会成为一个大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