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驾六日游
考虑到时间问题,选择浙江作为自驾旅游地。至于攻略,采用孩子“点菜形式”,把想去的景点罗列出来。再让AI协助形成“不走回头路”的攻略。我用了deepseek、腾讯元宝、豆包三个智能体,结合三份攻略,进行整合,完成最终路线预设。
一路途径绍兴-义乌-桐庐-丽水-宁波-朱家尖,集人文与自然、购物与休闲一体。
第一站:苏州-绍兴 154公里
到绍兴将近12点,直接办理入住,住宿的地方是提前预定的,就在仓桥直街。门面很小,走进去别有洞天。园林风,房间临街,有一阳台。小河,河桥,灯笼,树,斑驳的墙,典型的古镇模样。
绍兴与黄酒密不可分。黄酒博物馆是绍兴人文游的第一站。学生免票。这是一个酒文化的研学博物馆,从酒的溯源开始,酒器,酒技,酒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比较全面。
鲁迅故里需要提前预约,但门票免费。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并不在一处,但相隔不远,三味书屋里小小的“早”字立在书桌上,看着人来人往。走了一圈,鲁迅的形象被街道上各种文创的头像晃得支离破碎,也许,除了那故居屋檐上茂盛的爬山虎以及百草园里皂荚树上的蝉鸣,其余的似乎都与鲁迅关系不大,甚或遥远。
傍晚的仓桥直街充满了烟火气。各种小吃,各种叫卖,令人目不暇接。臭豆腐,黄酒棒冰,小潘,绍三鲜,虾球等网红特色小吃是必吃的。
兰亭是第二天上午去的,占地不大,却别有一番意趣。进门第一景便是“鹅池”,几只大白鹅并不怕人,它们悠闲自在。与碑帖“鹅池”两字一静一动相得益彰。传说两字是父子两人共同完成,一瘦一肥,自然和谐。
再往里走是一荷塘,荷花开得正旺,姿态各异,颜色各异,在荷叶间尽情绽放。大大小小的鱼穿梭而过,更增灵动。一对白发老人正驾着机器拍摄,两人偶尔交流,似怕破坏了眼前的美景。
走出荷塘,回望,整片荷塘就像一束天然的捧花,种在这里。塘中一亭,正适合饮酒作诗。如有微雨助阵,那意境让人向往。
兰亭博物馆里陈列着《兰亭集序》的5件仿写作品。两年前也曾学习临摹过《兰亭集序》,作品中的涂改、字与字之间的穿插结构都显示了当时王羲之创作时随性洒脱、畅快淋漓以及不可复制的一挥而就。然而对于作品背后的文人雅趣仍令人津津乐道。
本来想去打卡一下古纤道。谁曾想有三条不同地点的古纤道。时间仓促也就作罢了。
第二站:绍兴-义乌 104公里
义乌是我们想去见识一下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去之前,小红书做了攻略,义乌国际商城共有五个区,打算去逛逛一区的玩具和四区的日用品。
来到目的地,还是颠覆了认知。一个区已经逛到怀疑人生。地方太大了,分不清东南西北。店铺密集,同类产品看得审美疲劳。
在一区走了几圈,几乎都不零卖。还是在小红书的指导下,好不容易在四楼玩具区找到了几家零售店,小朋友一头扎进去,挑了些挂件、头饰、毛绒玩具。也算满载而归。
从二区出来,找车找了很久。尽管跟想象中有些差距,但也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义乌是一个庞大的批发市场,品类齐全。零售的价格也不便宜,跟一个工艺品店员闲聊,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单子出货,所以,他们只做批发,数量越多,价格越便宜。随处可见直播带货,且有不少用流利英语直播,可见义乌制造早已走向世界。来往不少外国人,黑人尤其多,不知道是不是来采购的。
第三站:义乌-桐庐 74公里
桐庐以前来过,这次主要是去瑶琳仙境。途径石舍村,就先进村游玩,进石舍村是一条单行山道,停车就靠路边。自驾的很多。下车走不多远就到了村口。玩水的地方人特别多。溪水从山上流下来,清凉。孩子有游泳的、打水仗的,大人们则租一个水里的伞棚,一桌四椅,上有天幕遮阳,下坐在溪水里,脚可以戏水。桌上摆上茶水,聊天看娃看风景,很是惬意。
我们沿着山道向上走,来到观景台,整个石舍村尽收眼底。村子并不大,房屋错落有致,大多做着小生意。有村民还住着,村子就有了生气,家禽、庄稼、瓜果以及坐在石阶上的老人都成了景。
看车牌,听口音,苏州、上海来的人居多。躲在山沟里的村庄,有山有水,总有一种神秘感,然而旅客终究是过客。
瑶琳仙境就在民宿旁边,上午沿小路走过去五百多米。进入景区需下行台阶。门口有卖御寒的披巾,工作人员说内外温差大。我们都穿了防晒衣。
进入洞中,温度骤然下降,非常凉爽。渐渐适应里面环境,抬眼望去,石钟乳、石壁迎面而来。听着导游讲瑶琳仙境三宝,讲它们的由来、故事,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认为开凿的巧夺天工。
洞中阶梯时而缓时而急,时而窄时而宽,时而长时而短,让你提起十二分注意脚下行程,又兼顾眼前景象,非异常投入不可。石钟乳形态各异,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眼前的景物便也变得独一无二起来。擎天柱,招财猫,海底龙宫,天上星空,无奇不有。加上灯光、音乐,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虚幻世界。
桐庐到处是玩水的地方,路边停了两三处,下水捞鱼嬉水,别有一番乐趣。
第四站:桐庐-丽水 194公里
丽水仙都是多个景点的集合。其实只有鼎湖峰收门票,门票三天有效,每天可以进去一次。进入鼎湖峰入口,就有很出片的水桥。走在石板上,水从脚下的石孔穿流而过,有一种人在湖中央的感觉。鼎湖峰并不很高,峰底有个神仙洞,不大,但神仙洞里有神仙水,用它洗洗手沾沾仙气。
朱潭山在鼎湖峰的另一个出口处。沿着水流走过一段绿阴道。靠近石桥的地方,有一大块可以下水的地方,聚集了很多玩水的人。水很清,可以看见小小的圆石。朱潭山的石桥很窄,只容得下一个人前行,所以需要等对岸的人走完再过去。据说这里是“老牛过河”的网红打卡地,夕阳西下,一人一牛沿着窄桥悠然而过,桥下水流依旧。色彩、意向,的确可算诗情画意。来到对岸,树下果真拴着一头老牛,真茫然地站着旁边坐着一人,正吆喝着是否要合影。
出了朱潭山,我们租了景区电瓶车,开去倪翁洞。路过轩辕街,凉风徐徐。倪翁洞里很多摩崖石刻,流传着很多文人、雅客、隐士、高人的传说。墙上刻着醒目的“初阳谷”三字,然而“初”字偏旁少一撇,据说是故意而为之,因为,每天早上第一缕阳关穿过倪翁洞,就会给“初”添上那一撇,那是怎样的神来之笔,那又是何等的浪漫。
延宕书房在山脚下。我们挺好电瓶车,步行前往。进入后,是三四片石崖直插云霄,又巧妙围成一处地方。沿着石崖布局,布置着书柜,栏杆,阅读桌。往上看,是石壁围成的天空,像一片蜿蜒的湖泊。也许考虑到安全问题,书房地方并不大,也没有互动买卖场所。但足够让人大开眼界,峭壁石崖的坚硬与书籍的包容柔然完美融合。
相较于神仙居的开阔,仙都风景区略显局促,景点比较分散,景点之间关联度不是很强。
第五站:丽水-宁波 208公里
宁波第一站去了蒋氏故居,到处是揽客的三轮车。沿着街边打卡五个景点。十五年前来过一次,早已今非昔比。很规整,商业气息更浓。
孩子们显然对蒋氏身世以及当时的时局历史感兴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识一个人,由一个人了解一段历史,这也是旅游的一部分。
宁波天一阁是必去的。最大的藏书楼里藏着的不只是书,更是一代又一代人通过护书的文化传承。天一阁实现了书籍从私藏到共享的创举,吸引了一大批真才学、真风流之士。天一阁里陈列着虞世南的仿作《兰亭集序》,是镇阁之宝。这也正好为我们此次旅游实现了闭环,我们从兰亭而来,一路寻到收藏之地。
天一阁门前的四个护书兽吸引了游客目光,人们纷纷合影留念。四个护书兽取老虎形象,但也许占了书生气,面相蠢萌,亲切可人。临了,入了一个护书兽装饰品,沉甸甸的,放在书架上正合适。
第六站:宁波-朱家尖 108公里
朱家尖是最后一站,夏天总是要看海吧。到朱家尖已是下午,我们去了南沙景区。沙很细,踩上去很舒服。那天有风,浪自然就大。广播里反复在提醒禁止下水。
海边人很多,我们站在水里,浪一个接一个涌来,似乎要被吞没;浪涛退去的那一刻,脚下的沙松动,感觉人又要被裹挟而去。总之,在大海面前,人极度渺小。
沙很细很干净,所以贝壳、螃蟹一概不见。不过,还是见到贝壳,装在矿泉水瓶子里。一问,原来需要深挖。我们立刻找一块领地,分工合作。爸爸负责挖沙坑,我们负责在沙土里淘宝。干了很久,只找到贝壳碎片,顿时有些沮丧。但我们并不想放弃,另选一地继续努力,终于挖到了一个贝壳,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贝类,贝壳泛着淡蓝色的光泽,很是漂亮。接着又挖到了两三个。
南沙是看日湖日落的好地方,只可惜,阴雨天,且有风,天灰蒙蒙的。回去的路上遇见沙雕展,以音乐为主题,惟妙惟肖。
朱家尖预留两天,可惜遇见台风,只得折返,回去的路上,打卡乌石塘。期待下次再来。
返程:朱家尖-苏州 271公里
PS:本次自驾游内容比较丰富,有山有水有人文。值得一提的是住宿,五天住宿,四天是民宿,民宿各有千秋,第一天临街,古风,与景区融为一体;第二天顶楼,宽敞,装修富有童趣,周围超市、餐饮齐全;第三天,复式楼,楼上楼下两间带阳台,比较宜居;第四天,酒店,近40平,敞亮;第五天,海边民宿带泳池,圆床。总体没有踩雷,但也获得一些经验,提前预定时要看清地点,最好是多个景点中间。评分只能参考,需要仔细看评价内容。酒店周围设施是否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