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学是一门规模性科学,不具备一定的规模,不用刻意的谈管理,具备不同的规模,则需要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
对于初创型企业,不管创始人是技术出身、市场出身、管理出身还是什么都不懂。你会发现,这类企业基本上不会存在管理问题,在这个阶段,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大家的目标一致,奉献精神一流,效率超高,企业的战斗力那是杠杠的。
对于初创性企业,其实采用的是一种模糊式管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处于“人治”阶段。其实,对于这个阶段的企业,如果采用太多的流程和管理手段,反而是一种累赘。这个时候,管理意识是存在于创始者头脑中的模糊写意画,不同风格的创始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管理风格在艺术性的管理企业。
管理艺术是人人都能玩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同风格的创始人,其实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周边的人具备超强的感染力,我称其为“领袖特质”或“创业者特质”。换句流行的话说,他们天然具备较强的粉丝吸引力,而最初追随在创业者周边的人,大部分都是被他的梦想和计划所吸引的人,说白了,他们都是创始人的粉丝。当然,不排除,部分粉丝是用钱钩来的。
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创业者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也不可能管理所有的环节和事情,新加入的员工,更不会全成为企业创始者的“脑残粉”或“死忠粉”,也不是所有管理者都具备超强的粉丝吸引力。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所以,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出现了。
在这种时候,我们通常说的管理学,就派上用场了。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发展阶段及规模,有不同的模型、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流程,而且还有各种细分,销售管理、研发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
中间产生了很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所以什么KPI、ISO、IPD、OKR、CMMI等各种管理名词开始被大家所熟悉。
这期间,所进行的各种科学性的量化及考核都是一种技术性工作,需要的不再是“领袖特质”,而是需要进行专业性的学习及培训。在这个时候,管理成为了一种技术,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管理专业及职业培训,懂管理的职业经理人们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技术化的管理是需要的吗?当然是需要的。任何一个上规模的现代化企业,如果想要很好的发展,都必须进行科学的技术化的管理。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不可或缺。
那技术化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为了让上了规模的企业,仍然能像初创企业一样万众一心,能最大限度保持员工的创新性、高效率及工作激情。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管理学,是尽可能用技术的手段去呈现出艺术的效果。一个好的管理理论,需要进行精准的量化和技术处理,同时,艺术性的模糊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模糊的往往更美。
想让一个自动化的系统来管理人这种复杂的东西,从目前的条件及环境来看,是不具备的。所以,“游戏式管理2.0”不是对传统管理的否定及颠覆,而是补充和叠加。它不否认任何已经存在的管理学理论,更不是包治百病的万灵药。它也不涉及任何具体业务的管理,现有的各类管理手段已经够丰富了。
我仅仅想探讨一个问题: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如何更好的管理新生代的员工。所以,本书只从人的角度谈管理,不从事的角度谈管理,只管人,不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