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养育孩子,父母一方面想要给到孩子更好的生活,不得不上班赚钱,一方面又想要尽心尽力照顾好孩子,面对如此两难的选择,很多人会选择请老人或者保姆帮忙,这也必然要面临养育冲突的问题,今天的话题,让我们具体来学习如何有效沟通,化解冲突。
一、取得养育观念一致性的意义
让孩子在和谐,有爱,温情的环境中生长,生命有正向积极的发展。
二、母亲的灵魂作用
1.母亲最重要:怀孩子是母亲怀的,喂母乳是母亲喂的。孩子所有的问题,比如自卑,情绪,都可以从生命早期溯源,母亲的心理身体就是胎儿的环境,母亲的怀抱,眼神,语言等就是孩子的环境。
2.母婴一体,没有婴儿,只有母婴。
为什么没有“父婴”的叫法呢?由此可见,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和孩子是血脉相连,息息相关的,孩子的生命早期,母亲的作用比父亲更重要。
3.孩子在18个月以内已经形成人格,这需要母亲重视自己是如何对待孩子的。一个孩子负面的情绪,问题,自卑,越是在生命早期,越是进入他的潜意识,越是形成人格。3岁以内,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惯性。孩子生命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的爱到孩子。
三、达成一致性的原则方法
1.肯定对方的心是爱孩子的:
清楚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同,不要站在对立面,不要着急。
2.理解情绪:
咱们在德福的学习是生命修养的学习,我们有面对情绪的能力,家庭其他成员没有,家人有情绪的时候,只要我们没有情绪,理解对方的情绪,用描述性的语言和家人对话,比如:我看到了你很生气,你看到孩子哭的时候,你面对不了,等等。
3.肯定自己,让对方也肯定自己:比如,你爱孩子,我是亲妈,我也爱孩子,我为什么让孩子自主进食,这是因为有原因的,我跟您好好说一说…
4.在可控的范围内,先做能做到的:比如自己在陪孩子的时候,给予孩子自主进食,充分的自由探索。
5.家庭一致性需要一家人的努力:建议可以给家人听德福系统的课,至于家人听不听,都由家人自己决定,我们不能强求。
感悟
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在和家庭成员处理养育冲突时,第一点“肯定对方”就没有做好,总是性格急躁的去否定对方的做法,导致对方不买单,自然就无法进行接下来的步骤,我说的任何做法,在对方眼里就是各种要求,他更加不愿意接受,表面上看似接受了,实际上会在我不在家的时候,继续用自己的那一套方式来养育,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状况。所以,今天孟老师教授的方法,犹如醍醐灌顶,让我一下子知道以前自己的做法多么幼稚,又多么强势,孟老师教的沟通方式和思维,其实不仅仅用于处理家庭成员的冲突,也可以用于任何人际交往的冲突上。真是一通百通,接下来就要好好实践这个心法。
四、实践举例:爸爸不参与孩子的教育
1.肯定爸爸也是爱孩子,爱老婆的:有情感基础的婚姻,就是爱。(若基于经济条件结合的,可能另当别论)
2.理解爸爸的有限无力感:男士大脑一般只会启动左脑,不会启动右脑(理性脑),从小被情感滋养的少,男士感觉系统弱,感受先天不足,能力不足。
3.表达自己的愿望:
告诉(教)爸爸如何做:希望你爱我,你抱着我,你关心我,好夫妻都是要谈一辈子恋爱。
4.妈妈设计方法,让爸爸由浅入深的参与,比如:想让爸爸参与胎教,与胎儿互动,爱意交流,孩子就会比没有胎教的孩子聪明20.5%,妈妈自己设计词语:热情,真诚,积极,努力……把这些词写到卡片上,用爸爸的口吻摸着肚子跟胎儿说:爸爸希望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真诚和热情……爸爸念多了,情可能就会慢慢出来了。
感悟:
听到孟老师举例要爸爸参与胎教的例子,真是跟我当时怀孕,要求老公每天跟胎儿讲故事一样,只要求,不给方法和工具,导致爸爸每天挺烦恼和痛苦,感受不到胎教的快乐。今天我可是真正学到了如何与爸爸有效沟通,让他能够以后更愿意参与孩子的早教,手把手带他动起来,把早教和未来二胎的胎教都快乐的做起来,共同营造温情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