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白雪能量读书会,第三期读书会我仅仅做了个旁观者,旁观者在社群里就是越来越沉默,最终只会变成透明的。从外在看大家花了一样的时间参加了四天读书会,可是不同的精力、时间的投入产出了天差地别的结果。所以这次我不想再做一个旁观者,我要做一个参与者,与其想一万次,不如做一次,做了才能有结果,何况跟着白雪。
01 结合郑昊老师分享的点,【深度】梳理自己对于时间管理的规划并且提出可实操的践行方案
郑昊老师非常接地气的分享了自己从没有时间管理无法专心、到开始做细致的时间管理、最终告别了时间管理的历程,给了我几点启发:
1、刻意练习——从没有时间管理到细致时间管理
郑昊大大分享他高中学习经历,就是做专注力的刻意训练,对事情做时间预计并利用秒表记录时间开销,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进入高度专注的心流状态,同时对时间有更好的感知力。
2、有效利用外脑,解放大脑,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外包可以把一些我们不擅长的事情交给专业人生,节约我们的时间成本,把大脑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郑昊老师讲了GTD原理,也就是Get Things Done,很简单就是把事情做完。但是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很多人看似做时间管理,每天To Do List 列一长串,做完一项划一项,看似高效却还是被各种Deadline催的要死,最根本的就是没有区分事情的优先级,也就是郑昊老师说的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中的要事优先原则。要事就是我们人生的大石头,先往瓶子里放大石头,大石头塞满还可以放小石头,也就是不重要的事。如果先放小石头,就无法容纳大石头了,人生只能被琐事占满。
3、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目标和精力的管理
有了清晰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做时间管理或者不需要做时间管理,因为管理好了目标和精力,必然会管理好时间。
行动:给好习惯建立最短路径,给坏习惯建立最长路径,比如把书放在随手可拿的地方,工作时把手机锁到柜子里等等,通过刻意练习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同时区分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四个象限的事情,把要事优先,让自己不再处于被deadline催着走的状态。
02 结合《0秒思考》第2章 谈一谈你对当机立断的能者和优秀的经营者是怎么看待的?
当机立断的品质一直是我羡慕别人的,我发现我在做决定时总是会犹犹豫豫最终选择了一个看似最差的方案,又花时间浪费在懊恼中。在《0秒思考》第2章中,讲到当机立断的能者和优秀的经营者都是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够有快速思考、掌握信息、整理问题、考虑解决对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效率”的认识,这也是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中对效率和效能的概念区别。
03 任何想对郑昊大大表白的话
郑昊大大在高中时代就通过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来让自己快速成长,并能够一直坚持,让人佩服!谢谢郑昊大大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