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第三讲 干预主义在今天:互联网生态的文化特征
随笔285——李松蔚干预主义在今天:互联网生态的文化特征
笔记:
随笔:
老师说到沙袋,我到是可以整合到,如果我们再生气的时候,可以不是对于孩子或者其他人,可是找一个不会受到伤害的替代物,如沙袋。
这些天,我的意识里都在整合李松蔚老师讲的很多的内容,这些内容和我以往的认知不同,他让我看见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有一种是我们致力于改变症状,却是让症状得以维持不变;我们用尽全力,却没有收到更好的效果。
干预的动作最小化,干预的效果最有穿透力。这让我想起了答疑过程中的一个画面,我当时做的就是这个部分,让这个人做了最小的动作。现在想想,这个最小的动作,就有可能让TA希望的画面慢慢生成。
这样的干预像是大海上撑竹筏,海洋的洋流,有自己的方向。老师的比喻好贴切。一下子让我想到了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金毛狮王谢逊把张无忌送回到中原也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吧。有的时候,如果,我们能行动起来,也许变化就在期间发生,自我探索的可能性也就会持续的展开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特别迷恋李松蔚老师的课程,感觉他的课程里都是慢慢的干货。这些的部分让我感觉用这些时间来学习是值得的,而且可以获...
- 02第二讲 干预的核心思想:貌似“不改变”的改变 现在开始觉察自己为什么最近迷恋李松蔚的课程,从今天的课程里,我终...
- 虽然希望不要遇到,但如果在咨询中真遇上来访者表示他想结束生命,这时红色警报就该响起,然后作出危机干预。 危机从紧急...
- 案例名称:一个因接连出现轻微身体疾病而恐惧焦虑担心自己会死的二胎妈妈 督导老师:李松蔚 观后收获: 1. OH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