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亲子共读《被讨厌的勇气》,讲到了课题分离,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阿德勒说过“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不知怎么我和孩子聊到到底是扬长避短,还是取长补短。我说,你听说过木桶原理吧?一个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孩子说,其实当注水量足够大,大于出水量时,这个木桶是可以盛满水的。扬长避短是指增大注水量,出水量是不变的,而取长补短,相当于减少了注水量同时也减少出水量,但需要减三四倍的注水量才能换回一倍的出水量。
我没想到孩子会有这个理解,就跟他说,你的想法让我想到一个公司或者家庭的开源节流,没想到孩子更进一步说了他的认识,勤俭的关系,如果你只勤,勤奋的工作,但大手大脚不知道节俭,依旧会花光。但如果只知道俭,而不去勤奋努力工作,没有输入,那也没用,因为能够俭的有限,最终也会花光。
而且他认为输入也就是发扬自己的长处更关键,需要把时间花在优势的地方,而不是自己不好的地方。很高兴他有这样的认知,希望他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为自己的选择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