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教授根据提问的形式把课堂提问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有它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可谓详尽之至。
第一层次的提问:群问群答式提问(适合为了学的提问)
优点:效率高(全体参与),教师可轻松掌控群问群答是讲授法的代表性互动方式。
不足:1.无探究性、主动性。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发问是教师,应答是学生),互动、讨论不深入。
2.无法实现提问的针对性,无法检测学生掌握程度,会有“蒙混过关”现象。
3.提问方式太单调。
第二层次提问:一问一答式提问(即适合为了教的提问也适合为了学的提问)
对比群问群答的优点与不足
1.一问一答有了针对性,比第一种形式进步,(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意识,无意识,是无对象的提问)
2.但这种方式提问深度不够,为了实现提问的全员性,容易出现碎问碎答(一分钟,提问七八人的现象)。
3.如果教师没有全员性意识,这种提问方式还不能实现全员性。
一节课全部采用这种形式,就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仍需要优化。
第三层次提问:学生参与理答,变换评价主体(适合为了学的提问,适合课堂上解决重难点知识的教学)
第三层次提问相比第一、二层次提问评价主体转换为学生(二或三个学生),提问体现了以下三个优点:
1.学生参与人数增加,两至三人理答,主体性发挥(全员性)
2.实现针对性(评价时可以有选择的提问)
3.讨论相对深入(相比群问群答、一问一答而言)(探完性提问)。
如何实现第三层次的提问:
有效提问的意识:全员性意识与针对性意识。
第三层次提问四个特征:
1.理答主体发生变换
2.二或三个学生参与理答
3.提问实现了针对性、全员性
4.提问有一定深度
第四层次的提问:提问的全员性与深度(适合为了学的提问,适合课堂上解决重难点知识的教学)
第四层次的提问的优点:
1.理答主体发生变换
2.两个以上学生参与理答,四或五个学生参与,多个学生参与,多次变换主体
3.提问现实了针对性、全员性
4.提问有一定深度
第四层次针对的是一节课中的重、难点知识,四人或四人以上的学生参与同一个问题讨论。教师要有三个意识:重难点突破意识;全员性意识;针对性意识。
第五层次的提问:有效提问习惯的养成参与课堂,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优点:1.理答的多元性(主体性)
2.全员性,实现提问的深度。多人参与问题讨论,使提问显得的深入(全员检测)。
3.针对性,实现提问的深度,
4.提问深度。这是最大的特点
5.自觉、主动(习惯性)参与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养成有效提问习惯
1.可运用积分榜等形式在课堂上及时评价激励
2。在课堂过程中及时督促
3.一节课的结尾要及时点评
4.坚持日评、周评、月评。
提问的五个层次及要求
1.理答的多元性(参与主体性,提高提问的深度)。
2.全员性,实现提问的深度。多人参与问题讨论,使提问显得的深入(全员检测)。
3.针对性,实现提问的有效性。
4.习惯性参与课堂(评价激励与教师有意识)
这仅是从学生参与提问的角度,从提问深度的角度,对有效提问的分析。
有效性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堂教学问题,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就会在心灵的碰撞中产生灵感和顿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在心灵的碰撞中得到质的升华,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获得更大的进步。魏教授通过大量课例的研究,把课堂提问进行归类总结,在授课过程中不是高深的理论,不是空空而谈,而是一个个真实的课例片断,一点点看,一句句说,一个个问题进行分析对比提炼,感叹魏教授的科研精神,感谢魏教授的无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