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二柄》第七章:审合
《韩非子-二柄》上一章韩非子给君主举了齐国田常弑君、宋国子罕劫君的实例,告诉君主如果朝臣像田常一样请得授封爵禄与施舍百姓的权力,那么权臣就会结党营私与假公济私,权势相得。结果君主就会像齐简被杀公与宋桓侯被挟一样。所以韩非子总结道,如果君主“刑赏”大权外借,必定落得危亡之地。
君主“刑赏”大权外借,一方面是君主不懂刑赏的权义,二是臣子过于奸邪,能够请得君主刑赏大权的朝臣必是奸邪之至。所以韩非子告诫君主想要禁止臣子的奸邪,就要“审合形名”意思就是去审核形名,也就是要审核臣子的言论与职事是不是相合。我们常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禁止空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实地审核,看看臣子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一致。作为君主不能只听臣子的言论而不考核实效,那样只能被能说之臣所蒙蔽与欺骗。
“审合形名”是最好最简单的考核办法。一名厨师说自己如何如何会做菜,说得让人直流口水,试验他是否能做菜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去亲自做一遍,领导亲自吃一吃,会不会好不好,一看一吃就明白了。不肖化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在口头上费周折,只看实效与言论是否一致就好。
其实,古代君主用人与现代公司招聘一样,程序决定了君主先要听取臣子的言论,按其言论评定能力,再根据臣子的言论能力授予相应的职位与职责。接下来就是审合形名,按臣子的职位与职责要求他的功效,并进行绩效考核。老板根据应聘人员的简历与言论,决定某人当任公司的销售总监,负责公司的销售工作,设定了当年的销售目标与回款任务,销售总监也接受了这一目标与任务并签订了责任状。老板就按月考核销售量与回款额就行,看看销售总监的工作实效和他所说的是不是一致,是实干还是空谈一看就知。
对于绩效考核韩非子的原则是“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意思就是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标准就是言行一致,就赏,言行不一致,就罚。实际效果与业绩与职责一样,职责工作与当初的言论(承诺)一样,就按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给予奖赏;如果实际效果与业绩与职责不一样,职责工作与当初的言论(承诺)不一样,就按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给予处罚。这里的不一样,不单是指实效没有达到职责要求与绩效指标,还有就是远超了职责要求与绩效指标,在君主看来这有故意隐瞒自己实力与欺骗君主的嫌疑,这是品质问题,所以要处罚。
【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者,言异(与)事也。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君主要想禁止奸邪,就要去审核形名。形名是指言论和职事。做臣下的发表一定的言论,君主根据他的言论授予相应的职事,专就他的职事责求他的功效。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在公司管理中,绩效考核就是“审合形名、言异与事”,尤其是销售公司,绩效考核是公司管理的核心。不管是销售总监还是普通业务员,不管你在销售会议上如何口吐莲花,PPT如何精致完美,最后都要落实到实际回款上,没有回款一切都是假的。业绩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用绩效考核管理销售,是骡子是马一眼就能看出来。对于公司高管的考核,不只停留在业绩上,还有管理效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