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不到5分钟的短片刷爆朋友圈。快到春节了,年迈的父亲问儿子啥时候回家,问自己的小孙子想要什么礼物。小孙子奶声奶气的说想要一个“佩奇”!老实翻盖手机天线掉了,老头也不知道小孙子的其他要求,只听到了一个叫“佩奇”的名字。
接下来一段时间,老头逢人就问:“煞实陪器”(啥是佩奇)!
老头的朋友给他看了一个网红女主播跳舞的视频,说她就叫佩琪;村里的小卖部拿出了“佩琪”牌洗衣液和护发素;村头下棋的老头说自己没下过“佩棋”;开拖拉机的乡党说自己就叫“张佩奇”;老三媳妇见过世面,在城市里给别人当保姆,告诉老头:佩琪是一头红色的猪。他把猪刷成了红色后,老三媳妇举着手里的鼓风机说佩奇和鼓风机长得像。经过几天的敲敲打打,缝缝焊焊,在寒冷的冬日早晨,老头还是惯例蹲在村口等着儿子回家的身影,看到地上遗失的手机天线,电话是打通了,可儿子却说春节不回来了。老头一个人形单影只的回家,路上儿子的车却回来了,原来儿子一家不回老家过年,要把爸爸接到城里去过年。团圆宴上,老头拿出家乡的土特产以及送给小孙子的礼物,用鼓风机做的一个粉红色的小猪佩奇!
小孙子一生中有好多好多玩具,佩奇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在这一刻,佩奇给他带来的欢乐超过其他任何东西。而对于老父亲来说,佩奇是一份对子女的爱,对子女回家的期待,更是自己的一份精神寄托。
对于留守老人来说,子女能常回家看看,那就是他的“佩奇”,对于儿子来说,老父亲身体健康硬朗则是他的“佩奇”。工作繁忙的我们,有多少次无奈的拒绝父母回家看看的请求,而身边以及网络上我们又看到了多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场景。真的要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吗?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父母陪伴着我们健康成长至现在,我们也需要让父母健康的过完这一辈子。
“啥是佩奇”其实是“小猪佩奇”的春节大电影的营销手段,但是这段广告却丝毫没有刻意煽情的痕迹,整支短篇充满了诙谐与幽默。喜剧电影最擅长的就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反差,这种反差越大,喜剧效果就越明显。这个短片从头到尾充满了强烈的反差,农村与动画片;文盲老头和网红跳舞。到了最后,老头掏出“硬核小猪”时,到达了最顶峰!
动画片中,佩奇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的陪伴。但是现在的我们,似乎一直享受着父母给的陪伴,却忘记了,我们的父母也曾是这样过来的,当他们的父母不再之后,其实更需要子女的陪伴。这种滋养与陪伴是相互的,爱与支持也是相互的。
谢谢佩奇,提醒我们,常回家看看!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