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我的科研生涯(上)
在前两章,我回顾了自己的读书生涯、教学生涯,下面两章将回顾我的科研生涯。本章将综合性地回顾近40年的科研生涯,下一章将重点谈我在教育学重大理论问题上的主要建树。
我这一生,真正称得上“科研”的活动,是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期间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准备时开始的。计算一下可知:退休前,我正式从事科研的时间达到36年。在科研成果表现形式方面,我公开发表的文章达到百篇左右,出版专著、教材多部。我正式出版的著作与正式发表的文章,总字数应在200万字以上。未正式发表或出版的文字,应在100万字左右吧。这个结果与我的研究潜力与写作潜力相比,应算不上突出,其原因在于:我其实并不是一个执著的写作者。
下面的目录与表格,列出了我公开出版的著作与正式发表的专业论文与其他文章。
我的主要著作、论文与其他文章目录
第一部分:专著与教材
第二部分:教育基本理论
第三部分:课程研究
第四部分:教学模式研究
第五部分:中国语文教改实验研究
第六部分:计算机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第七部分:心理卫生、体育与家庭教育
第八部分:译作、短评、通讯等
第六至第八部分:略。
回顾一下可知,在这36年中,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一、元教育学与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而元教育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是我研究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基础。
在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我在抓住几个重大专题,重点研究教育实践问题的同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教育学重大理论问题的关注,并由此居高临下地审视有关实践。
例如我曾着力研究“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其成果曾得到理论界有关方面的重视。
二、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这是我的研究重点。在这一领域,我除了注重基础研究及相应的教材开发外,主要研究了四大问题:一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二是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史与实践史,三是当代教师教育院校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四是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在我工作经历的后期,我曾受命主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并主讲此课程。
三、教学模式研究
文革结束后至80年代初,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普通教师的教育实践差不多完全分离。为了促进二者的沟通与融合,我系统地研究了教学模式问题,并大力推广其基本思想与实践成果。我在这方面的研究,影响较大。《教学与管理》杂志,曾经耗时两年多,连载反映我这方面研究成果的论文。在此期间,我与国内众多在学科教学模式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特级教师建立了联系。后来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在我校召开相关会议,我的研究成果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与推广。
四、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验研究
我一直认为,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最为落后,效率最差。一方面,我是语文教师出身的教育学研究者,对我来说,研究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验,驾轻就熟,另一方面,此研究无论对语文教育,还是对教育学,都有重要意义。此专题的研究成果,先连载于《教学与管理》杂志,后集结成《语文教育:让实验说话》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人大相关复印报刊的多次在头篇位置转载的我的相关论文,此研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五、如皋地方文化研究
研究这一专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走出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地方上的两个文明建设,为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同时也是为了报答数十年一直在滋养我的这方热土。
长期以来,我不但自己做科研,在担任校科研处长期间,也为学校的科研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做了点贡献。
感谢各方的支持!感谢社会对我科研工作的认可!
2010年,江苏省还没有搞专科学校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我获得的是“江苏省高校教授任职资格”。
下一章,我将分专题、有重点地回忆自己的科研生涯。
写毕于2018年11月2日
改定于2022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