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从“懒人投资傻傻地买傻傻地卖”基金定投篇(一) - 简书;到“手动+定投,低位加仓快速降低成本”想要赚更多钱?你需要一份“基金定投进阶版”指南 - 简书解决的是“定投中”的问题。
在定投之前,我们该怎么选择更好的基金呢?
1、一般而言,更好的基金有以下几个出发点:
(1)未来收益好的——买好的
主题类基金,比如:快消行业(人们避免不了的):医疗,消费,养老等;比如:信息互联网行业等。
指数类基金,抱国家大腿指数与指数基金 - 简书(享受国家发展),比如:沪深300;上证50;以及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等。
(2)何时买&何时卖——买得好,卖得好
“买好的不如买得好”——解决的是“何时买入更好”。(股票中叫“安全边际”)
“买得好不如卖得好”——解决的是“止盈”。(“别人贪婪我恐惧”的思想)
同样的东西,当然是价格越便宜越好;及时落袋为安总比“来回坐电梯”要好。
总之,想要收益率高需要选择个好基金,第一条“怎么选择好基金”,是个人喜好范围,选择个人能力圈内即可;第二条“啥时候买”,是个通用性问题。
2、雪球网指数定投名人“银行螺丝钉”给出的方案,我们可以做个参考。他解决的正是:“啥时候买”&“啥时候卖”的关键问题。——摘取自《指数基金投资指南》第四章
他把价值投资的思想移入到基金投资上来,对基金进行估值,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点思路。
(1)在介绍“买卖时机之前”,首先要明析一个问题:定投是要一直买入吗?
不尽然,定投并非要每个月都投。
比如,超市买西瓜一元一斤还可以接受,但忽然有一天涨到30元一斤,我们就不会买了。
因为买买贵了,再卖出去说不定会亏本,同样,指数基金买贵了,我们再卖出去想赚钱就很难了。
之前一直提到:基金定投的本质就是微笑曲线,我们的一切行动一切技巧无非是为了摊低成本,待基金净值一旦达到我们的止盈点,卖出轻松获利而已。
所以,当指数基金处于低位的时候出手显然要比高位的时候出手划算的多。
当指数基金净值增长迅猛的时候暂停定投未尝不是个好方法。
(2)怎么判断“便宜”呢
银行螺丝钉引入了估值的两种方法:博格(指数投资之父)公式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稳健收益型(价值类)——盈利收益率(博格公式的简单应用)。
盈利收益率=市盈率的倒数。
应用范围:盈利稳定,流通性较好的指数。盈利越稳定越适合。比如国内主要有:上证红利、中证红利、上证50AH优选、央视50、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等。
使用的整体原则是:
当盈利收益率大于10%时,开始定投;在10%和6.4%之间,持有;低于6.4%,可以卖出。
因为盈利的稳定性,指数基金的盈利收益率可以方便地将其同房地产的租售比、银行理财的年收益率等等横向比较,从而选出最值得投资的一类。同时由于一揽子投资,能够有效避免虚假市盈率的问题。
收入增长型(成长类)&收入或高或低型(周期类)——博格公式之市盈率
指数基金未来的年复合收益率=买入股息率+每年市盈率/市净率(收入或高或低型(周期类))的变化率+每年盈利变化率。
适用的指数有: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红利机会指数、必需消费行业指数、医药行业指数、可选消费行业指数和养老行业指数等。
整体的使用原则是:
a)在市盈率或市净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的时候坚持定投
b)市盈率市净率进入正常估值,暂停定投,继续持有。可以定投其他处于底部区域的品种。
c)当市盈率市净率处于历史较高区域的时候卖出。
3、目前上证50和沪深300值得出手吗?
我们查阅最新(3月30日)上证50以及沪深300的基本面数据:
上证50 沪深300
滚动市盈率 11.96 15.3
市净率 1.28 1.68
股息率 2.86% 2.14%
可以发现在银行螺丝钉的估值方法下:
上证50的盈利收益率为8.36%;
沪深300博格公式并非历史低部亦非高位。
因此上证50和沪深300都为正常区间,可以继续持有,等待下跌时继续追加投入摊低成本。
如果尚未投资的小伙伴,可以选择继续等待:等到上证50盈利收益率大于10%时,再出手投资;也可以选择在这相对低位(较年初净值基本下降6%左右)积攒筹码,进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