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正是这句话,一直让我每天坚持写晨读感悟,从当初挤牙膏,断断续续,到七月份的日更。每天完成日更已成一种习惯,不完成反而有种失落。但是其实完成的过程还是有些痛苦,因为写作的质量和技巧进步甚微,每天的输出花时间较多,但质量自己都不敢恭维。今天分享了由劳拉·布朗写的《完全写作指南》,方知为什么写了这么久,一次都没得最佳的原因所在:
①「明确目标」
每天能围绕晨读内容,写下自己的感悟,甚至实在没感悟时,能摘抄下文中我认为,比较经典的,产生共鸣的语句。所以每天的感悟目标还算明确。
②「读者思维」
我写感悟完全是自嗨模式,今天感悟多就多写一点,感悟少就少写一点,只是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没有站在读者位置思考问题,更没有思考,我的文章能给读者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我的文章从读者角 度来说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犹如无病呻吟。
③「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指一群人(或小组)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或领域,进行创新或改善,产生新点子,提出新办法的思维方法。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
在头脑风暴中,每一个人都被鼓励就某一具体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畅所欲言,提供己见,从而产生尽可能多的观点,即便有些主意可能不会被完全采纳。头脑风暴的效用在于:较之个体之和,群体参与能够达到更高的创造性协同水平。
“诸葛亮”的头脑风暴
有时候,我们独自一人比在小组里更有创造力!事实上,你也可以独自进行头脑风暴,来获取更多的创意。自己进行头脑风暴自由简单,而且独立的头脑风暴可以提升你的思考方式。
那一个人该如何进行头脑风暴呢?
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有创造力的思考;我们可以汇总所有可能相关的内容,为写作储备素材,然后整合,调整,删减,剩下的就是文章的核心内容。
怪不得有猫友在群里发文章,请大家提意见,这就是头脑风暴,通过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迅速地获得大量的新设想与创意。
而我根本没有头脑风暴的这个概念,平时常因时间有限,个人进行头脑风暴也很有限,更没有勇气在群里献丑,所以与晨读最佳无缘是情理之中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这种行为羞愧,因为不但对读者无利益可言并且也浪费读者的时间和感情。
④「组织内容」
根据文章的类型和目标,来组织内容。
⑤「拟定初稿」
只是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就可以从写初稿开始。通过书写的过程提升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很多新的想法便会出现,整篇文章的脉络也许就会逐渐清晰起来。有时真的写不下去,那么停下来思考。去想一想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对读者有没有吸引力,之前列出的素材有没有用到,以及框架是不是有问题等等。沉下心去细细思考,再动笔往下继续写。
⑥「修改成稿」
写作之初,就要明确一点:几乎没有一次就成的稿子。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就必须反复进行修改。
总结一下,写了这么久的晨读感悟,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甚至有时边与瞌睡虫做斗争边完成。连重新检查一遍都没精力。更别说修改成稿,有时文章中出现了错别字,甚至语句不通顺,我现在觉得这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
今后把组织文章作为写作的开端,先列出提纲,再进行头脑风暴,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明确目标和读者,让整篇文章更加有针对性。并留心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多去尝试,就能让文章更出彩。不但注重更文的数量,更要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