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有困惑的时候,即使到知天命、古稀乃至耄耋。 柔弱乖巧的外表下一颗桀骜自负的心,这是我。总是在叛逆中前行的脚步,可知是多么踟躇缓慢,甚至有时误入迷径还以为到了世外桃源。不愚钝但不算聪明,常常包裹于困惑的茧中,羽化成蝶的过程是那么漫长。应了一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生”现在觉得并不夸张。天性忧郁的我在历经成长的痛楚、人生的挫折、甚至在对生命的存在感到困惑时,我领略到读书的价值。翻动智慧的书页,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会让你茅塞顿开,触响你蒙灰的琴弦。 想那已遥远的青春期的疼痛,自己象傲气不驯的野马被套上粗粗的缰绳,桎梏的魂灵挣扎在自由的边缘:不想循规蹈矩当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不想花费父母的钱买那些用来养别人眼睛的漂亮衣服,渴望出走远方离开争吵不休的家…… 心灵深处的一种追求在青春期过后仍难以平复躁动,反而日益壮大,不屑于俗世的说教,而又屈从于现世的矛盾,感觉象苏轼诗中那独往来的“幽人”,“有恨无人省”,充满理想色彩的岁月被一种发着黑紫的青莲色遮盖,很难再调出明亮,连穿的衣服都和我的心一样共处在黑白灰的世界。 当自己快在四壁中窒息时,读书让我终于找到并打开了那扇透气的窗,在海量的阅读中焦渴地寻找着前行的方向。智慧的言语、观念似明月清风,如暗夜烛火,感觉是和每一个迸发着智慧火花的思想家促膝交谈,那些如闻罄咳的哲言慧语,告诉你应该放弃什么,应该珍惜什么,使我寻寻觅觅的近乎碎散的灵魂得到了救赎和慰藉,让我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心灵从新折返于有序的轨道,渐悟到自己那逃避的内心、易感的性格。 “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把书比作镜子,自己愿意比作窗:“半亩方塘一窗开”。窗外,不仅有“天光云影共徘徊”,还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那美丽的天光云影,那西岭之上的雪色风光就是哲言。 推开这扇窗,和哲言共处,消去了自己与大自然之间的隔膜,打开了自己与人之间的心墙,从新审视自己,又回到了烟火人间:认真地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