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还在用奖惩方式,驯养小动物么?如果是,那么你太小瞧动物的智商了。
其实,读《万智有灵》之前,我也有过相似的想法,驯养动物无非就是培养他们的条件反射系统嘛。
网上也充斥着层出不穷的驯养方法,无一例外,都是教培养动物的吃喝拉撒习惯的,比如每次喂狗前摸它的头,那么,一旦被摸头,狗便知道吃饭的时间到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归根结底,奖惩驯养方式否认动物的智力,是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的观点。
不过,本书作者弗兰斯·德·瓦尔却否认行为主义学说,他认为动物也有智慧,而且不比人类差,只是我们对动物的理解非常肤浅而已。
那么,作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的话有可信度么?
作者是荷兰著名的动物学家,是荷兰皇家文理学院的院士,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术地位可见一斑!
2.
首先,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主张,我们先梳理一下行为主义学派和动物行为学派的观点吧。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动物只有条件反射型行为,没有智力,所以只对外界刺激做出本能的回应,没有喜好,不会多想,更没有感觉可言。
行为主义学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曾经做过实验,让老鼠在密封的空间里按下按钮,不按则电击。他利用这种奖惩制度,激发了老鼠的条件反射,从而固化了它的行为模式。
从中,不难发现,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外部刺激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动物行为学派则关注动物自发的行为,不过,他们认为动物的所作所为都出于本能,受遗传的影响,而不是智力。他们认为动物不具备认知能力,更没有丰富的情感世界。
但是作者认为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偏激,有误,动物不仅有智力,而且其智商比人类想象得还要高。
作者举了黑猩猩抓东西的例子。实验人员让黑猩猩反复抓取了洞里的东西。刚开始,黑猩猩抓得非常准,不过过段时间后,它开始走神,不太配合实验人员的安排。
它的行为能简单粗暴地用本能来解释么?
显然,走神、不耐烦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变化啊!在作者的眼里,动物也有认知,只是思考方式与人不一样而已。
3.
那么,再看一下,人类引以为傲的工具的使用和语言的理解吧。
人们普遍认为,工具的使用是具有未来意识的象征,而意识正好是认知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动物会使用工具么?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实验人员又设计了实验。他们让猴子和猩猩分别取出长长细管里的花生。由于透明管很细,所以只能使用工具。实验人员还故意在中间打了孔,因此稍不注意,花生将落到深洞,无法取出来。
猴子经过多次尝试,成功取出了花生,黑猩猩则更厉害,它先观测几下,在脑中盘算片刻以后,才动手取出了花生,而且准确率极高。
实验证明,它们的智力不比人类三岁小孩儿差。
至于语言,养狗的人都知道,狗能听懂主人的语言,并能准确地投其所好,其察言观色能力一点都亚于人类。
4.
既然种种研究都证明动物有智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觉得动物很笨呢?
有人曾做过实验,把装小龙虾的玻璃瓶放在了章鱼前面,可是章鱼却无动于衷,于是那个人下了判词,即章鱼很笨。
不过,其实章鱼不是靠视觉来捕猎的,而是靠强大的嗅觉感知世界。你把玻璃瓶宁得死死的,那它怎能闻出小龙虾的气息,怎能知道里面的是小龙虾啊!
假如瓶盖有缝隙,章鱼肯定立马游过来,轻巧地拧开瓶子,享受一顿大餐的。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们习惯性地把我们的认知套用在动物身上,用我们的视觉理解动物,评价动物。天知道,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啊!
其实,人也好,动物也罢,都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都具有特定的生存技能,而这些技能包括本能和智慧。
知道这个道理以后,我对动物产生了敬畏心。或许它们的某些智慧是人类无法企及的,或许它们是人类认识自己,扩大知识边界的镜子。
5.
老公驯养文鸟的过程也并非奖惩刺激那么简单。两只小家伙曾经跟老公斗智斗勇,死活坚持自己的底线,逼得老公无可奈何,瞠目结舌。
文鸟虽小,但是有脾气,公文鸟凶巴巴的,谁抓就咬谁;母文鸟则比较温顺,不过也很倔强,不肯站在老公的手上吃东西。
为了驯养它们,老公绞尽脑汁,尝试过好几种方法。他也试过饿一顿,喂一顿的方法,甚至还分笼养过一段时间。
不过,文鸟很狡猾,它们一次次试探老公的底线,每次都变个法子逃出老公的手掌。
记得有一次,只要母文鸟不吃手上的东西,老公就坚决不投食。刚开始,母文鸟乖乖地站在手掌上吃,可是自从发现公文鸟笼子里也有吃的以后,它便飞到那里转圈,或者先吃地上掉下来的,实在没有吃的,才飞到老公的手上。
这种心计绝不比小孩子差。它们的行为,使我意识到了,两只小文鸟是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生命体。
很难说我们人类是万物之灵,不过,我相信万智皆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