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开始训练自己的延迟满足能力,发现一时冲动,可以做得很好,但是不长久。
比如看朋友圈,可以坚持一个月不看,微博,也可以一周或者数周不刷,还有就是群聊,没有必要的讨论就不参与,等等,本来以为有长进,但是发现,后面又开始胡乱把时间浪费在无效地社交方面,一方面讨厌自己,另一方面,发现自己很愚昧,心想,自己为啥总是犯同样的错误。
今年开始,我感觉这个挑战的力度更大,因为1月和2月几乎都在看朋友圈,很容易被情绪带走,自己的注意力也被分散了许多,本以为可以让自己自律起来,但发现,不行,完全就是“胡乱作为”,根本不像一个成年人该有的样子。
话说,为什么自己的延迟满足做不到,关键在于自己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当了妈妈以后,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影响,加上短期不工作,接触的圈子也慢慢少了,很容易就被封闭了,于是乎,这种碎片化的东西,会慢慢地把你的时间偷走,当你还在看圈的时候,别人用来精进;当你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一点毛病就会放大你的弱点;当你觉得挺累的时候,应该要多多注意休息,有的人不仅很拼,而且也过得有好有有生气。
再看看自己,瞬间弱爆了,不是吗?
若是每天不看圈,我可以阅读写作1小时。
不刷微博,可以学习一项技能。
不参与无聊或者八卦讨论,把时间用在睡眠或者敷面膜上,体力和面容都会走上坡路。
不抱怨与无端诉苦,你就会觉得充实自己都没有时间了,哪里还会去做那些无用之事呢?
人啊,终究得自个儿成全自己,可别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有人说过,掌握一项技能,需要刻意练习,至少得1万个小时,这话不假,而且还是得建立在脚踏实地上的练习,不是为了别人而做表面功夫,真正地成长,都是在于个人花心思了解自我,而不是莫名地想要别人的掌声,那就胎虚伪了。
对于人性的掌握,需要从当下开始,需要一点一点去克服,尤其在年轻时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的自己需要哪些技能,如果在早期让自己具备更强大的能力,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可以习得许多的本领呢?
学会延迟满足,提前把重要的事情先办了,长期积累,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让自己受益终身的。
对自我的了解,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练习,如此,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
延迟满足,不要仅仅只是说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