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篇 儿子开始学弹钢琴了(三)
(接上篇)听了朋友爱人的这席话我颇有感触。就像我选学区一样,到了好的学区固然对孩子有益,但是在不好的学区就不让孩子好好学习了吗?而且我一直有音乐梦,为什么不趁此机会开始学琴呢?老师教儿子的效果可能不会太好,但是教我肯定没问题吧?我学会了再教儿子岂不是更好?
如果找个经验多的老师,可能我就会把儿子学琴的事交给老师,而自己就不会花心思学了,甚至老师都不会让我旁听或录像。但是这个老师可能就不一样了。如果她自己教孩子比较吃力的话,应该会希望家长配合。大概率就会让我先学会,然后主要由我来教会儿子,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跟这个老师学一段时间,如果儿子感兴趣,能坚持,到时候可以再根据情况找水平更高的老师也来得及。想通了这一点,我们决定让儿子跟着这个老师学,说实话,我还挺期待的。
钢琴课安排在周六上午9:00开始,每次40分钟,儿子10:10就要上口才课。上钢琴课的地方与口才课学校很近,走过去也才10分钟左右。我们把两节课安排得比较紧凑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而且考虑到了儿子的接受能力。这样周六下午和周日就有了整块的时间,可以到户外去玩儿或者去做别的事情。
第一节正式课程儿子还是有些拘谨,老师说什么他反应不是太快。我准备观察一段时间,所以一直不动声色地在旁边听着。老师也非常拘谨,语言组织不是很连贯,还稍微有点紧张。谁没有第一次呢?估计用不了几年,老师就会游刃有余地教这些孩子了。
老师上来就开始给儿子讲乐理。说实话,虽然我在上学时上过音乐课,很长时间没有接触,大部分都忘记了。初听起来也很是不习惯。所以儿子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我觉得给孩子上课,乐理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引起他的兴趣,让他们多动手,在练习中学乐理会更有效。比如一开始,老师可以给儿子弹奏一个他知道的曲子,这样儿子就会对弹琴产生兴趣。但是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必须要尊重老师,不能随意打断。
老师讲了近二十分钟的乐理,我基本上听明白了,但是儿子完全听不懂。一开始呆呆地看着钢琴发愣,到后来可能实在感觉无聊,边装模作样地听边用手指按着琴键玩儿。老师问他问题,他也不回答。老师发现了他心不在焉,又好像没什么办法,只是例行公事地讲下去。到后来我有点儿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跟老师说,乐理我回家会教他,可以继续教他一些能动手弹的知识。
老师如释重负,很负责任地把乐理又简单地给我讲了一遍。然后就开始教儿子手型和指法。这次可以动手弹了,儿子好像稍微有了点儿兴趣,按照老师的指导弹了起来。我赶紧把老师指导的过程录了下来,以便平时指导儿子时参照。能弹奏的时候,儿子用心多了,不过也时常淘气地偷偷触碰一下高音或低音琴键,还回头看看我是否生气。老师也很有耐心,儿子调皮她也不在意,一遍又一遍地纠正着儿子弹琴时的问题。
一节课下来把我累得够呛。因为我要一边用心听课,一边拍摄,一边还要对儿子的各种淘气行为进行管理。不过终于上完了。我跟老师说,以后上课请她主要教儿子弹奏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乐理只教一遍,我能学会就可以。等回到家我来教儿子乐理。老师欣然答应,因为这也是她比较头疼的地方。从老师家出来,我问儿子是否愿意学钢琴,儿子说了声“愿意”,就向口才班教室的方向跑去。(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