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再度统一及其政治-6
安禄山与杨国忠:恩宠政治与义父子关系的意义
让李林甫没有料到的是同样因杨贵妃受宠得势的安禄山与杨国忠一族的存在,在玄宗即位的后半期,此二人登上了政治舞台。安禄山是混血儿,父亲是粟特人,母亲是突厥人,其后母亲带着他改嫁突厥的安延偃,于是姓了安。安禄山生长于营州,今辽宁地区,这个地方是个多民族混杂居住区,有高句丽、契丹及新罗等国际色彩较为浓厚的人群,安禄山掌握有六种番语的能力,因此得以出人头地。此后投身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帐下,成为其义子,自此之后一路顺风顺水,到天宝元年742年成为平卢节度使。得以有机会入朝,接触玄宗及杨贵妃,为了强化这种关系,认杨贵妃为义子。据称安禄山每次进宫先拜贵妃再拜玄宗,问其原因称,“胡人先母后父”以此博得玄宗的欢心,在得到玄宗恩宠之后,进一步发展到幽州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的高位。
另外一人就是杨国忠,年轻时就是游手好闲之徒,其之所以平步青云进入权力中枢,也是因为其堂妹杨玉环。天宝十载751年,任剑南节度使即今天的四川,当李林甫一死,便趁机拿下了中央权力。
新登场人物群像及其意义
以上三个角色都以前所未有的形式进入最高权力中枢,而造就这些的契机主要是虚拟的亲子(父子)关系和皇帝的恩宠。可以理解为在不稳定的权力形态下父系家庭秩序的重编。然而,此时国家律令体制已无法应对社会变化之需要,“使职”这一官职的出现,意味着旧的门阀贵族阶层依附于律令体系保护的权力形态的逐渐瓦解,同时使皇权进一步提高。因此上述虚拟的父子关系、恩宠关系的强势,意味着新权力形态的发生,也意味着社会大变动的前兆。
安禄山起兵
天宝14年755年旧历11月9日,驻扎于范阳(幽州)的15万大军开出营房,集结于城南,安禄山检阅了这支部队,称行动是“清君侧”,即讨伐把持朝政的杨国忠。一次历史大变革即将开始。
叛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在次年756年正月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6月,攻克唐朝最后一道防线潼关,随后直取长安。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仅6天之后就传至玄宗耳中,然而直到叛军攻至洛阳,唐军也无任何作为,守卫潼关的哥舒翰佣兵20万,竟然不堪一击,士兵临时组建,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这其中,常山郡太守颜杲(gao)卿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安禄山的进程。颜杲卿在安禄山攻入洛阳前后举起反抗的大旗,然而并未等来唐军的支援,随后被史思明击败,颜及族人被带到洛阳安禄山处被公开处死。颜杲卿的堂弟颜真卿,时任平原郡太守也组织起了反抗。整个河北地区反抗的火种都被点燃,由此导致安禄山进攻唐朝的势头明显减弱,同时阻止了叛军南下的企图,各地兴起的反抗势力,表现了隐藏在各地新兴地主阶级和民众中的潜在力量。在唐朝后半期的河北河朔三镇等势力与中央角力的关系中,这些势力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