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说是好听的不得了。
春秋时候最有名的古典音乐有六种,其中《韶》、《武》最有名,晚到秦汉魏晋,还有人演奏。《韶》是虞舜的音乐,《武》是周武王的音乐。北大李零在《丧家狗》一书中说,孔子是古典音乐迷。孔子最喜欢这两种,相比之下更爱《韶》。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说《韶》,美极了,也好极了;说《武》,美极了,却还不够好。为什么?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分析,因为,舜的天子之位是由尧“禅让”而来;而周武王地天子之位是讨伐商纣而来,暴力总是令人原因。所以《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二
“美”和“善”是什么关系?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提出,相比“美而不善”的《武》,现实更多是“善而不美”。后世许多“助人伦、美教化”的文艺作品,包括理学家们的诗文,宣扬道德,暗寓天人,却大多是失败之作。善则善矣,未必美也。
尽善尽美这个成语就出自此处,尽善尽美的《韶》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我认为,对当下做内容的人而言,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尽善尽美”是对“知识付费”最高境界的要求。
“善而不美”的作品往往是充满了干货,但形式不接地气,高高在上,没有讲述感,后期差;“美而不善”的作品往往是过度包装,听上去很美,但缺少干货支撑,细嚼慢咽之后,发现多食无益。
在微信读书APP上,我关注了一个叫“亦无欢”的主播,后来还成为了微信好友。他说,由他主播的内容是多涉及文史哲,但他其实是用情感化这种方式,来精心包裹这些内容,使得这些内容更易于听众吸收,易于听众传播,最终抵到用户的内心深处。是的,在我看来,亦无欢至少击中了我的内心,我觉得,他的讲书,确实“尽善尽美”。
三
OK,那么做内容的,需不需要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也就说,需不需要让孔子觉得“尽善尽美”?
我起初答案的是不需要。昨天我和小伙伴们在探讨用户需求,鳙哥引用了俞军的一句话“用户的想法我全部都听,用户的建议一律不采纳”。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您给的改进建议,局限于您的用户视角,这往往不可取,或者只是局部的最优解。”换言之,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想得到孔子一个人“三月不知肉味”的评价,而去满足他的需求。
但我最终的答案是,需要。因为孔子是属于核心用户。
对做内容的来说,核心用户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孔子这样的,最顶部的一小撮,他们具有超凡的影响力,而且是某个领域的深度用户,他们的建议索然有些“深”,内容调整的性价比也有点“高”,但他们的建议值得采纳;还有一种,就是数量巨大的一般用户的提出的需求,他们提供大部分收入,他们能否“三月不知肉味”,直接关系着内容平台的生命。
四
最后,我再提一句,《韶》的尽善尽美,更重要是因为这个作品的IP是虞舜。你懂了嘛?懂了,就赶紧去找头部I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