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中之后,我曾经一度很崩溃。原本听话、懂事、孝顺、乖巧的儿子变得越来越叛逆,越来越让我担忧。
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闹得不开心。孩子的情绪越来越暴躁,我也越来越失落,伤感。总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怎么就变得不可理喻了,失望之余,是对自己教育方式的深刻反思,渐渐地,我开始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有诸多不好。对孩子的不满表现在与他说话时毫无表情的面庞,说话时令人不悦的语气,对自己的不满表现在唉声叹气:我不行,这事情我干不了,能力有限…
那天,又是一个情绪低落的日子,闲聊中,提及孩子的教育问题,许是因为我俩孩子同岁,我们年龄也相仿,便提及我的苦恼。本以为就是一场诉衷肠的聊天,却不想竟是照亮我与儿子生活状态的一束光。
今天犹记得当时的情景,走进办公室时,阳光很暖,你的笑容更暖。在柔软的沙发一角,我们聊了近一个小时。静静地听我述说完我与孩子相处的鸡毛蒜皮,你温和地劝慰我,与我畅谈你教育女儿的方法,给我分享“14天智慧父母训练营”,热心地告诉我樊登读书会什么时候会有会员价,让我抽空听书…当天下午,你几乎将你了解到的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方法都倾囊相授。那个时候,我们不是上下级关系,感觉就是与闺蜜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互相扶携着向前走。
聊至酣处,时间竟已到了放学,我匆匆道谢,你说:“我最近刚好买了几本教育书籍,我看看我啥时候给你拿过来。”思忖几秒,你又下定决心说:“算了,我一会儿请个假去给你拿书去,你迫切需要这些书呢。”那个时候,我心中最最柔软的弦被拨动…
等我上完第八节课回到办公室时,看到了我桌上的红袋子,里面放着三本书《非暴力沟通》《自驱型成长》和《陪孩子终身成长》。
当天回家,我就开始了读书,甚至还记了笔记。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断断续续将这三本书读完了。因为读书,我渐渐认识到自己情绪的根源,认识到沟通中我过多地评价孩子的行为导致他的反感,也懂得了他的某些语言并非有意,越读书,越觉得自己看问题的眼光之短浅。越读书,我的情绪越稳定,不知不觉之间,我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缓和起来,现在,我不用为叫起床难而苦恼,不用纠结于他这周是不是必须去理发,不用为了让他非得改某一道错题而发火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柔了。为引着我走进书海的你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因为思维方式的改变,我受益匪浅。
前几天,送学生出校门时,你悄悄地把我拉到一边,告诉我可以送我一年的樊登会员,听到这消息,我第一反应是这个会员我好久了没舍得买,蛮贵分的呢,怎好意思让她破费。但是,她笑呵呵地说:“没事没事,我买了好久了,负责的人说可以送我一年,我就想你刚好需要,那给你不是正好。”除了感谢,我还能说什么呢?
时至今日,我已经听完23本书,我从最初专注于听教育书籍,到现在开始听文学书籍,听心理学书籍,生活似乎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你不知道在哪一刻,会有谁能与你一起走过,又会为你带来什么。我很庆幸遇见你,改变了我,让阳光洒进我的心房。让书籍改变了我的生活。
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