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当你打开这篇文字的时候,已经倍受“沟通”所带来的苦恼。沟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你也一定可以认同,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面临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沟通去解决。
沟通到底有多重要?总结起来有4点: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认识自我,实现目标。
生理需求——不沟通是会死的
中世纪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曾经做了一个极其残忍的实验,他想要了解婴儿在没有人对他说话的情况下,会首先开口说什么语言,希伯来语,希腊语,或是他们亲生父母所说的语言,但是最终实验失败了,因为在缺乏养育者的言语,所有的婴儿根本无法存活。
关押犯人的监狱,作为惩戒,不仅是限制自由,也是限制了交流。最残忍的就是关禁闭,如果连续两日以上不与人交流,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无法忍受这种封闭的煎熬。
也许你可能不同意,认为在日常纷繁杂乱的世界里,有独处的时间反而是很受欢迎。的确,独处也是每个人必须的,可一旦超过这个临界值以后,愉快变成了痛苦。
研究表明,那些和家人朋友有密切联系的人,寿命比那些孤僻的人平均长3.7年,而离异的人对心理治疗的需求是有配偶人的5-10倍。简单来说,经常与他人沟通交谈,不仅延长寿命,身体更健康,记忆力智力等都更佳。
心理需求——多沟通能够让自己更快乐
在一定的范围内,喝酒多少会让你更快乐吗?看电视时间多寡会让你更快乐吗?运动量大小会让你更快乐吗?研究表明,包括睡眠时长,宗教信仰,玩游戏,吃东西等在内的活动,带来的幸福感快乐感,都没有“社交”来的更重要。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最快乐的10%的人,都认为自己有丰富的社交活动,而这些人在上述提到的那些方面与其它人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我们也经常体会到,一次约会,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去了哪儿,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和谁一起。我们通过社交来让自己的内心更充实,更祥和。
认识自我——你只能靠沟通来认识自己
我们活着的目的,其实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不断的认识世界的过程。而沟通,几乎是认识自己的唯一途径。你究竟是聪明还是迟钝,好看还是丑,精明还是笨拙,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自己是不会通过照镜子就能知道的,而是由他人给你的反馈来了解的。认识自我,也是构成成功沟通的必要条件。
每个刚出生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没有自我的概念,我们都是通过别人的反馈才逐渐明白了自己是谁,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在童年时候接受到的信息影响最为深刻,会贯穿一生,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实现目标——升职加薪,成长进步的必要条件
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多时候,沟通是作为实现自身目标的一个必要工具。例如理发师总是不能理解“剪的短一些”是什么意思,店员总是不能理解“微辣”是怎样一个概念。
影响更深远一点的,比如要去说服一个客户采购你们公司的产品,说服一个难缠的同事协助你完成某个任务,以及说服老板给你加薪,再大一点的比如,说服老外戴口罩。
所以说小至鸡毛蒜皮,大到千古难题,几乎都要去“沟通”。